"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shapley值法的低碳供应链中批发价协调分析

2021-02-25 10:4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在低碳背景下,分析了供应链中批发价格协调问题,构建了两级供应链模型。通过引入政府补贴、碳排放权交易这两个变量,分别讨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在非合作情况下与合作情况下的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2种不同情况下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大小以及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经Shapley值法分配的利润要大于非合作时各自最大利润且利润增值相等,并且当批发价格等于一定值时,分配所得利润等于各自期望的最大利润;用Shapley值法分配利润还会使销售价格下降,销售量上升;最后,采用Shapley值法分配低碳供应链利润具有鲁棒性,且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2
1.4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理论基础 5
2.1供应链协调 5
2.1.1供应链协调的涵义 5
2.1.2供应链协调类型 5
2.1.3协调的模式和机制 6
2.2博弈论 7
2.2.1合作博弈 7
2.2.2非合作博弈 8
2.3低碳管理 9
第三章 低碳背景下的供应链协调的分析 10
3.1国内外碳排放约束政策 10
3.2低碳背景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分析 11
3.2.1低碳背景对供应链采购环节的影响分析 11
3.2.2低碳背景对供应链产品生产环节的影响分析 11
第四章 供应链批发价协调设计 13
4.1问题描述与符号说明 13
4.2低碳供应链成员博弈模型 14
4.2.1制造商和零售商非合作博弈 15
4.2.2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合作博弈 16
4.3模型比较 18
第五章 数值分析 21
5.1参数选择 2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5.2模型分析 23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前一段时间,柴静自费调查雾霾拍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闹得沸沸扬扬,揭示了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煤和油的燃烧是造成我国的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我国煤油的燃烧存在“使用效率低”、“煤炭质量较低”、“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能源和气候等方面的危机所导致传统的供应链运营模式逐渐向低碳化的供应链运营模式[1]转变。低碳化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当代企业需要重视的一个管理问题,企业通过低碳管理,有利于塑造其环保形象,还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今各个国家都很重视这个问题,大多国家都在低碳供应链上制定规定。企业方面,也很响应号召,制定了一些规定,对供应链上的各企业都提出了低碳方面的要求,并且提倡低碳消费。例如,美国等国提出,对没有承诺过减排的国家所进口的产品征收碳关税[2],若这一提议得以实现,以高碳产品出口为主的中国企业将受到很大打击,出口竞争力将会降低。从国际大市场来看,如果企业产品的碳足迹不符合要求,在国际竞争中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要求不得不自觉地进行碳减排。当今世界的竞争毫无疑问是激烈的,谁都想做的更好,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今各个国家的企业竞争力,越来越体现为关于低碳供应链的角逐,低碳供应链做的好,就是赢家,就是胜利者。
实施推进低碳供应链会使企业更加具备竞争力,对于国家、社会,更具有环保方面的价值。减少碳排放会使空气质量变得更好,人们因雾霾导致的各种疾病也会慢慢变少。
1.2研究现状
碳足迹与碳排放权交易研究
Wiedmann et al.(2008)探讨有关“碳足迹”问题,在被大家广泛接纳的算法以及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碳足迹”概念[3]。Kenny et al.(2009)对六种碳足迹的绩效模型进行详细地比较,指出其不足之处,并认为应当设计更为综合和科学的碳足迹模型[4]。Tatiana et al.(2010)认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碳交易和碳税作为政策工具越来越受到欢迎,而政府的政策可能不一定有一个积极的结果[5]。Jinye Zhao et al.(2010)指出最初的碳配额是通过拍卖、政府赠送或按照企业当前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配的,并对其分配方式进行了比较[6]。Qing et al.(2013)探讨了碳特质,界定了碳排放权的法律特性[7]。Chen(2015)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体,利用LMDI技术计算出中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得出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起积极作用,而能源强度起消极作用,同时希望政府合理分配碳排放的配额[8]。
碳约束下的企业行为研究
Liu et al.(2013)研究表明碳交易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碳排放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而且减少碳排放并不一定会导致成本变高[9]。Klingelhöfer(2009)在碳交易体系下,基于对偶理论研究了企业投资上限。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交易配额会对投资产生影响,而且并不鼓励企业总是进行环境有益型投资,因为在有些情况下会适得其反[10]。
低碳化的供应链运运营与协调探索
Qu et al.(2013)认为从供应链看,减少碳足迹已成为最近的商业趋势。指出企业可以利用可循环产品减少碳排放进行再制造,并构建了双目标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政府提供再制造商生产补贴,并没有降低总体供应链总利润,并提出了政府政策和再制造企业管理的建议[11]。Song et al.(2012)认为为了减少一定比例的碳排放,政府应对利润高的企业增加税收,并且分析了在强制减排、征收碳税、总量限制交易这三种不同情境下的最优决策[12]。同时碳排放权又是可以交易的,这将导致其所做出的决策不同,在实际中分散决策要比集中决策更为普遍。供应链在分散决策时有着“双重边际化”不足,因此供应链协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13]。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低碳时代的步伐早已逼近,大型制造业企业必须要进行减少碳排放的工作,自身的碳排放额不能超过政府划定的上限。低碳时代的上述变化必将深深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者将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企业的成本组成和盈利方式。低碳供应链是一个由不同决策主体构成的复杂网络,各主体之间对低碳的理解不同,将导致各成员所做出的决策不同,在实际中非合作比合作更为普遍。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碳排放权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从而使得传统的交易模式转变为加入碳交易的新模式[14]。作为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在低碳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分配节点成员之间的利润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低碳供应链成员可以选择合作或者非合作两种情况出发,分别构建了非合作博弈模型以及合作博弈模型,演算出最大利润。同时在合作博弈模型中,利用Shapley值法,对最优的全局利益进行安排;并利用其与各自最大期望收益的关系,得到最优的批发价格。
本文分为六个章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4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