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前端设计(附件)【字数:19274】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行业现状分析 2
1.2.2 技术现状分析 3
1.3 主要研究内容 4
1.4 论文结构 5
第二章 关键技术概述 6
2.1 Js框架 6
2.1.1 Angularjs简介 6
2.1.2 MVC框架模式介绍 7
2.2 CSS框架 7
2.2.1 Bootstrap框架简介 8
2.2.2 LESS框架简介 8
2.3 开发工具(框架) 9
2.3.1 Nodejs 9
2.3.2 Grunt 9
2.3.3 Bower 10
2.3.4 Git 10
2.4 七牛云存储平台 10
2.5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阿里云ECS 11
2.6 本章小结 11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12
3.1 系统总体架构 12
3.2 客户端设计 12
3.2.1 注册登录模块 13
3.2.2 个人信息模块 13
3.2.3 课程模块 14
3.2.4 管理员模块 14
3.3 角色权限设计 14
3.4 前后端分离设计 15
3.4.1 GitLab的使用 16
3.4.2 Swagger的使用 16
3.4.3 Restful风格API 17
3.4.4 JSON数据传输格式 19
3.4.5 Token权限验证 20
3.5 本章小结 22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23
4.1 系统结构设计 23
4.2 角色权限控制 29
4.3 客户端设计 30
4.3.1 注册登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0
4.3.2 个人信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4
4.3.3 课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6
4.3.4 管理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0
4.3.5 错误处理的设计与实现 42
4.3.6 视频进度追踪的设计与实现 43
4.3.7 资源云端存储功能实现 45
4.4 系统部署 50
4.4.1 js、css文件合并、压缩 50
4.4.2 项目部署 51
4.5 本章小结 52
结 论 53
参考文献 55
致 谢 57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无线移动通讯终端设备的发展与成熟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包括 3G 环境的出现,移动学习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自由便捷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个有学习愿望的个人来说,学习可以在任何空闲的环境下发生,这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显然会有大幅度提升。
本文运用云计算技术与移动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云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实现资源的整合及安全、集中的云存储,使得广大师生能通过各类终端(如PC、手机)实现随时随地的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提高教师运用移动技术的教学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分散的、片段的学习时间,实现学习的个性化,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由于其具有的移动性,有效的方便了教师和同学们的日常教学、学习,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习、互动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客观上减少了学习带来的时间成本(路途时间)和实际成本(书本费、材料费等),让同学们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新鲜,带动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为了合理解决教学资源的存储问题,系统使用七牛云平台提供的云存储功能,使该系统区别于传统的应用系统资源存放于后台服务器的方式,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传统的应用系统开发方式都是将资源集中存储于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而这些服务器有很大的关联性,往往是一台服务器崩溃导致其他服务器一起崩溃,从而造成资源的丢失,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运用最新的云存储技术可以有效的规避这一风险,其独特的分布式存储可以完全预防资源的丢失。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着重实现数据的展现并处理用户操作带来的逻辑问题。系统的前端设计运用当前的新技术,实现焕然一新的界面风格和业务核心功能的同时,还负责教学资源的上传功能的具体实现。系统编写过程中兼顾系统的维护性,采用前端MVC[1]分层思想,方便了系统的后期维护。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节描述移动学习行业的国内外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三点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描述了前端的技术现状,相互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框架之间的优缺点,并提出选择的理由。
1.2.1 行业现状分析
在芬兰的一个名为“Telonor WAP 移动学习”的项目中,对移动学习作了如下定义:“由于人们地理空间流动性和弹性学习需求的增加而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2]。
在移动学习这块,国内外有许多专业的学习网站,比如国内的慕课网、沪江网校、菜鸟教程网,他们针对学习资源进行了整合,以免费或收费的方式提供给大众。但是更多的网站仅仅只是一个教程网站,而并非完全的移动学习系统,有些网站更没有移动app的支持,更缺少一些能够满足高校学生学习需求的特色。这些网站提供的课程大多是迎合市场的需求,缺乏很多高校老师制作的基础课程教学,或者说他们的教程迎合的是职业上有需要的人群,而非有一些基础课程(如高数)需求的高校师生使用者。
就目前的高校而言,很多高校却也往往缺乏这样一个平台,教学还是趋于传统模式,缺乏一个教学创新的契机。目前并没有将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移动化)与传统教学进行最大化的结合。只有线上和线下双重教学模式的真正启动,才能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长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wlw/7824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