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的公司会议签到系统前台子系统(附件)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现状 1
1.2.2国内现状 2
1.2.3 待解决问题 3
1.3相关技术介绍 3
1.3.1射频识别 3
1.3.2 C#语言 4
1.3.3 SQL数据库 5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7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8
2.1系统分析 8
2.1.1 可行性分析 8
2.2.2功能性需求分析 8
2.2.3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9
2.2系统设计 10
2.2.1 体系结构设计 10
2.2.2系统流程设计 11
第三章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14
3.1 数据库概念结构 14
3.2 数据库逻辑结构 16
第四章 系统实现 18
4.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 开发环境 18
4.2 数据库的实现 22
4.2.1登记表的实现 22
4.2.2 会议信息的实现 23
4.2.3 签到表的实现 23
4.3 前台界面的实现 25
4.3.1签到界面 25
4.3.2手动签到界面 26
4.3.3查询和导出界面 27
第五章 系统测试 28
5.1测试方案设计 28
5.2测试用例构建 28
5.2.1测试环境 28
5.2.2测试数据 28
5.2.3测试步骤 28
5.3测试总结 32
结 论 33
6.1 总结 33
6.2 展望 33
致 谢 34
参 考 文 献 35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射频识别技术在全球许多领域快速发展,随着物联网的智能化,市场追求效率的发展,各种软件产品应运而生,不仅提升了我们工作的准确率,而且系统高效、稳定,方便安装,易于使用。而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射频识别技术还处在研发和小范围的应用状态,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显得刻不容缓。
在公司中,会议的召开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安保人员核对与会人员的身份来进行的公司会议签到工作,通过对与会人员提供的信息(工作证、身份证)等进行验证,具有人为主观性比较强、人员识别不准确的缺点。有些公司进行的会议登记还停留在纸质签到的初步阶段,参会人员排队签到要浪费一定的时间,而且签到经常发生错误。只有在会议签到结束一段时间后,会议组织者或公司的领导才能查阅相关的会议签到统计报表,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近年来虽然有些公司也采取了人员电子签到的方式,但公司管理人员需设置相应的通道出入口,由于通道较窄的原因,如果与会人员众多,通道口会难以承受,而且无法做到准确签到与统计。为实现公司所召开会议的签到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过程自动化,与纸质会议签到相比,基于射频技术的RFID智能公司会议签到系统显得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若使用RFID技术,参会人员只需进入会议签到场所,就可以快速读取数据信息,实现自动登记,保证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无纸化办公。在能够对人员的会议通行速度大大提升的同时,公司在会议管理上也能显得更加人性化。
1.2 研究现状
1.2.1国外现状
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物联网产业也处于迅猛发展中,由于这些有利因素的推动,全球的射频识别技术的市场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而且世界中应用到射频识别技术的相关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多,射频识别技术的产业发展受到了众多人的期待。由于射频识别技术正处于一种循序发展的时期,因此许多国家都将这项技术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并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发展。制约着射频识别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兼容的标准。生产射频识别相关系统的主要厂商提供的都是专用的系统,由于不相同的应用和不相同的行业采用的是不同厂商的频率和协议标准,这样势必会制约了整个射频识别技术行业的成长。许多欧美的组织团体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射频识别技术的标准化必将刺激这项技术的大幅度发展与更加广泛的应用。以多年的发展来看,13.56MHz以下的射频识别技术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地步,目前射频识别技术业界最关注的是位于中高频段的射频识别技术,特别是处于860MHz~960MHz(UHF频段)的远距离RFID技术相对发展最快;而2.45GHz和5.8GHz频段由于产品拥挤、易受干扰的原因,而且技术也相对复杂,它们的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探索的阶段。
1.2.2国内现状
在我国,在公共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现代物流和交通管理等领域中分别不同程度上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制成的公交卡也先后出现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中。而之前我国推广使用的公民二代身份证可以算得上是射频识别技术的最大应用了。在2004年期间,第二代身份证这个项目被准许成立,通过使用ISO/IEC1443B标准的13.56MHz电子标签,并将其嵌入到我国公民的第二代身份证中。国家使用阅读身份证的仪器,可以对第二代身份证进行相关的认证,不仅对我国的广大人口实现现代化的人口信息管理,还能够加以保障人员信息的安全。通过使用相关的加密技术,只有经过公安部授权,并且使用特有的SAM(Secure Access module,安全控制模块)才能够读取到第二代身份证中的芯片内存储的我国公民的个人资料。进行更换我国公民的第二代身份证这个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来说是最大的RFID应用的项目之一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wlw/7230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