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字数:8271】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现状和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
(三)研究的方法 1
1.文献检索 1
2.实际操作 2
3.总结归纳 2
二、BI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一)BIM技术的工作原理 2
(二)BIM技术的工作特点 2
1.可视性 2
2.协调性 3
3.模拟性 3
三、BIM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优势 4
(一)提高古建筑参数化建模效率应用 4
(二)使古建筑相关信息无损传输应用 4
(三)对古建筑实现全方面健康监测应用 5
1.构建古建筑健康监测系统平台 5
2.对古建筑数据保存应用 5
(四)建立古建筑保护方案经济性评价体系应用 6
四、BIM在古建筑保护应用中的劣势及对策 6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一)BIM在古建筑保护应用中劣势 6
1.缺乏统一的标准 6
2.古建筑族库不完善 7
3.相关人才的缺少 7
4.成本较高 7
(二)解决BIM在古建筑保护应用问题的对策 7
1.建立统一标准 7
2.丰富古建筑族库 7
3.培养人才 7
4.降低成本 8
五、 总结 8
(一)总结 8
(二)展望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一)研究现状和背景
我国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时代涌现出众多风格迥异、功能多样的古建筑样式,如宫殿、坛庙、宅第等等,其庄严华美中蕴藏着极高的艺术与科学价值。但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特别是战乱的影响,我国遗存至今的古建筑多半受损,亟需保护。对于古建筑保护,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建筑与城镇化在空间和风格上的矛盾愈发激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越发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而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人们逐渐发现,保护古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并不矛盾,反而会使城市更加有人文底蕴,更具特色。古建筑的保护其实是对古建筑信息的保护以及古建筑本体的保护,这两种保护涉及到的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即古建筑信息的采集、保存环节以及古建筑修复环节。但目前对于古建筑的信息采集和保存大多以文字记述、师徒相传、测绘图纸、平面成像等的方法进行,这种保存和传递古建筑相关信息的手段相对原始,不能及时、全面、有效的保存和更新古建筑的信息,古建筑信息保存的效率相对低下;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字数据记述、平面图像等方法储存的古建筑信息也相对孤立和抽象,无法直观明了地表达古建筑及其构件的详细尺寸,这给之后的古建筑修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可以说传统的古建筑保护手段有诸多弊端,亟需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来提高古建筑保护的效率和效果。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建筑工程项目信息为参数,构建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信息模型构建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信息的共享及数据库的建立,许多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的案例表明,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古建筑在数据保存和古建筑修复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传统古建筑的保护手段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甚至出现:古建筑图纸数据保存手段不先进导致资料遗失或不能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古建筑描述记录不明了,结构尺寸表达不明确给修复人员带来巨大的困难等严重的弊端。为了有效的解决传统古建筑保护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将BIM技术引入古建筑保护领域。研究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并通过分析BIM在古建筑保护中的优势与劣势,在坚定将BIM技术运用于古建筑保护的决心,同时也针对目前应用的不足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进一步提升对古建筑保护的效率和效果,为今后的BIM技术与古建筑保护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些良好的经验。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检索
查阅大量古建筑典籍、营造工艺、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BIM应用示范工程,对其梳理并总结,对现有的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困难,BIM技术的工作原理、BIM技术与古建筑保护的结合效果等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为后续进行问题的剖析和解决对策的提出打下基础。
2.实际操作
掌握必要的BIM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借助Autodesk Revit 2016软件平台实践古建筑的BIM模型建立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总结BIM技术运用于古建筑保护的优势与弊端,为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有益的参考。
3.总结归纳
对于搜集的相关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传统古建筑保护的不足之处,总结BI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总结BIM技术与古建筑保护结合的案例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实际工程和实践经验针对不足提出解决对策,并BIM技术运用于古建筑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二、BI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BIM技术的工作原理
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建筑工程项目信息为参数,构建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信息模型表现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信息的共享及数据库的建立。BIM技术可以将工程项目中繁琐的建筑信息,进行分类归于“族”中进行详细的记录、管理,并且将整个工程项目过程制成数字信息模型,这样不仅可以提供详细的几何数据(点线面),还可以整理归类建筑构件中相互关联的材质、成本等属性信息。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流程和所有相关的信息都可以通过BIM集成在一个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呈现,方便工作人员对项目策划、建设、运行、维护等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状况进行管理、协调、共享和传递,使得相关建筑工程及项目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保持高效、准确的沟通,为建筑的甲方、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等各个参与方提供一个协同作业的平台,从而在建筑中发挥了控制节约成本、有效缩减工期方面的作用。BIM通过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按时间轴的方式集成在BIM模型中,此模型包含着各个专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这样就很好地形成了多个参与方信息及时沟通共享的平台,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古建筑与BIM技术的结合,也是本着这一思路,如果将古建筑的所有信息都集成在一个BIM模型上,会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古建筑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也最大程度上节省了参与古建保护各部门的沟通成本,BIM模型的可视性,协调性和模拟性还能够为古建修复和后期展示提供方便,提高古建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jsjkxyjs/564499.html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