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庭背景与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字数:5936】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2
1.1.1研究背景2
1.1.2应用前景2
1.2方法2
1.2.1调查研究2
1.2.2统计分析方法3
1.2.3统计软件4
1.2.4陈述假设4
1.2.5相关变量描述4
1.2.6数据录入5
2结果与分析6
2.1家庭收入对学生成绩影响结果6
2.2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学生成绩影响结果7
2.3家庭关系及教育对学生成绩影响结果8
3讨论8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全部问卷数据10
大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信息与计算科学 关静雯
引言
前言:学习成绩作为一项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硬指标,其影响因素一直是校内校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个体的学习成绩不仅与学校教学质量和个人努力程度有关,还与家庭背景密切联系。对于经济资本的测量指标主要包括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物质资源两个方面。其中有形物质资源主要指父母收入,而无形物质资源则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和参与程度等。
1 绪论
1.1材料
1.1.1 研究背景
历年来,社会和研究者普遍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学校教育质量,“科尔曼报告”将人们的目光从学校拉回家庭:家庭因素是诸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科尔曼报告”的发表,不仅是对学习成绩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影响因素研究的一个全新发现,也是一种全新视角的开辟,因此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认真思考。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科尔曼报告”发表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广泛关注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
1.1.2应用前景
毫无疑问中国父母总体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非常高,但是就个体来说,是什么成为影响学生成绩差异的家庭因素,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作用的,该怎样减弱或避免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研究将给出一部分解答。学生可以根据研究结论结合自身条件,制定更为完善的学业规划,为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做好铺垫。教育者可以因材施教,对经济无法支持学业的同学给予适度的帮助,也可采取一些措施来调动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研究也为家庭在教育的参与程度和量以及投资方向方面提供了参考。
1.2方法
1.2.1调查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搜集所要研究的数据,问卷调查法是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统计学中归属于抽样调查。本研究通过互联网在线问卷平台进行问卷的收集。同时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更加保证了回答的真实性。问卷调查中样本容量大小与实验准确性有着直接关系,样本容量越大统计误差越小。
样本主体均是大学的学生。针对大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设计十一道题,研究调查的样本数量100份。
问卷问题如下:
1.GPA()
A <2.0 B [2.0,2.5) C [2.5,3.0) D [3.0,3.5) E [3.5,4.0) F[4.0,4.5)
A 前20% B 前20%50% C 50%80% D 后20%
3. 家庭年收入(k)()
A <30 B [30,60) C[60,100) D [100,150) E [150,200) F>=200
4. 父亲教育背景()
A 初中及以下 B 高中/职高/中专 C大专 D 大学本科 E 硕士博士及以上
5. 母亲教育背景()
A 初中及以下 B 高中/职高/中专 C大专 D 大学本科 E 硕士博士及以上
6. 与父母平均通话频率()
A 每天 B 每周23次 C每周一次 D 两周一次 E 每月一次 F几乎不通话
7. 与父母谈论学习相关频率()
A 经常 B 有时 C 偶尔 D 几乎不
8.家庭关系()
A 非常融洽 B 融洽 C 一般 D 时不时会有冲突 E 冷漠
9.父母教育方式()
A 非常民主 B 民主 C不太民主 D 非常不民主 E 放任
10. 父母对学业规划的参与度()
A 全程参与并强制要求
B全程参与给与指导但主要由学生
C一般关心,主要由学生本人决
D 不太关心
11.大四学生毕业去向()
A 非大四毕业生 B 工作 C 国内读研 D 国外读研
E 二战或准备其他类型考试 F目前尚未有规划
1.2.2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采用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就是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方差相等的多个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等,进而判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jsjkxyjs/56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