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创新【字数:12018】

2024-11-24 18:2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 引言 5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1.1研究背景 5
1.1.2研究意义 5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6
1.2.1研究思路 6
1.2.2研究方法 6
1.3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7
1.3.2研究内容 7
1.3.2研究框架 7
第二章 文献综述 9
2.1国内外研究概况 9
2.1.1董责险对公司治理产生的效应 9
2.1.2董责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9
2.2文献评述 10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12
3.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12
3.1.1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创新 12
3.1.2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 13
3.2研究设计 13
3.2.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13
3.2.2变量设计 14
3.2.3模型设计 15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7
4.1描述性统计 17
4.2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17
4.3主回归分析 18
4.3稳健性检验 20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6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创新
摘 要
在公司治理中,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接连不断的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称“董责险”)能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管理职责时,将可能存在的因不当履职行为损害公司及其股东利益而遭受索赔的风险和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机构,因而直接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决策约束和风险偏好。而作为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企业创新活动,是否会因为董责险的存在而受到影响?企业引入董责险到底是为了处于促进创新水平的考虑?还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层的机会主义避险需求?董责险与企业创新存在理论上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关联,但学术界尚且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因此,本文从沪深交易所获取2003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多元线性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提出竞争性假设,实证发现:(1)引入董责险会抑制企业创新水平,说明董责险的引入并不是为了转嫁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风险,而是处于企业管理层投机行为的需要。(2)董责险的治理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表现出异质性,投保董责险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D&O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并随着管理层职责的加重而迅速发展。调查发现,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董责险覆盖率目前超过90%,已经成为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相反,直到2002年,我国才首次引入董事责任保险,其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它在实务界中的应用中使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购买了董责险的公司,如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因执行职责时的过失或不当决定承担责任,则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费用和民事责任。董责险在满足管理层风险转移需求方面的作用,使其在发达国家广泛用作公司治理措施。公司在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投资回收和专利申请方面的巨大不确定性,使得董责险在管理层和企业创新活动之间产生了联系。同时,由于新《证券法》要求加强对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监督,管理层自身的诉讼风险和赔偿责任将继续增加,对风险转移的需求也将增加,从而刺激了对于董责险的需求增加。为了探究董责险究竟能为企业创新带来助力还是提供阻碍,本文重点关注董责险对于企业创新的治理效应方向如何,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表现是否相异,对于探究董责险这一险种在我国企业治理手段中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拓展了企业创新研究视角,使企业创新影响因素领域相关研究得到丰富。具体地,从新的视角对企业创新进行研究,目前有关企业自主创新的文献研究多从财政优惠政策(解维敏等,2009)、企业技术引进(孙文杰和沈坤荣,2007)、公司治理(冯根福和温军,2008)等角度,较少考虑从投保董责险这一损失补偿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从董责险的角度出发,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对董责险对公司自主创新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经验研究,为公司自主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补充。
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董责险在不同产权下对公司创新影响的差异,并丰富了关于董责险以及公司创新的研究。具体地,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的投保现状,将企业分为国有制以及非国有制,分别分析投保董责险是否会对其创新产生影响以及对其影响显著程度,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成果,为细化我国企业创新领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贡献。
(2)现实意义
本文有助于揭示董事责任保险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蕴含重要的实践意义。从企业角度,提升企业对董责险这一风险损失补偿手段的重视程度,使其在考虑自主创新时更有效的利用这一措施分散潜在风险,以减少创新的顾虑。如果检验结果为约束作用,也能帮助现有企业规避应用董责险实现转移风险的负面影响。从保险公司角度,揭露董责险在我国的巨大潜在市场,促进其主动向理想公司提供服务。从市场发展角度,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风险巨大,董责险的推进有助于减少企业创新存在的现有阻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