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研发投入对制造业上公司绩效的影响【字数:9420】

2024-02-25 13: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近年来,随着创新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制造业急需技术转型,用新产品新技术在全球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研发投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企业研发投入需要保持怎样的水平,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发投入会对企业本期绩效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企业当期研发投入对企业未来绩效产生的负向作用呈减小趋势。建议企业意识到研发对企业的重要性,把目光放长远,加强对研发的投入以期未来显著提高企业绩效。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研发投入研究 2
(二)企业绩效研究 2
1.企业外部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2
2.企业内部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3
(三)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研究 3
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3
2.基于门槛效应分析 3
3.基于滞后效应分析 4
(四)文献总结述评 4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提出 4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三)变量选择与度量 5
(四)研究模型 5
四、 实证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6
(三)研发投入对企业当期绩效的回归分析 7
(四)研发投入对企业未来绩效的回归分析 8
五、研究结论 9
致谢 9
研发投入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会计152班 吕娅妮
引言
引言
近年来,随着企业贸易的全球化,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浪潮席卷了全世界。为了占领全球市场份额,我国企业纷纷意识到自主创新品牌的重要性。研发创新不仅对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在应对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时更是不可缺少。但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许多专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经济的增长不但没出现与研发投入相匹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配的幅度,反而出现负增长。这个现象引起了许多专家对“研发悖论”的关注(Edquist,1998)[]。同样的是,“研发悖论”在企业运营中也存在,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但没有增加企业绩效,反而造成绩效减少(Akcomak,2009;董明放,2016)[][]。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个方面都需要投入资金,如果研发投入占据了大部分资金却不能提升企业绩效,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盈余和未来发展。但是,研发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如果企业对研发活动不够重视,企业很可能被其他企业新推出的产品抢走消费者,导致企业经营不善。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三种影响,分别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显著负相关关系,无显著相关关系,但研究投入在各阶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在企业“初创期”呈负相关,“成长期”和“成熟期”呈正相关,“衰退期”无相关关系。基于“门槛效应”,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第一道门槛或高于第三道门槛时,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在第一和第二道门槛中间时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滞后效应”,企业当期研发负向作用当期绩效,对几年后的绩效才呈现正面影响。
研发投入究竟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当期绩效呈现哪种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呈现怎样的未来趋势。目前现有文献有关这个问题并未达成一致,且大部分采用了2007至2013年或更以前的数据,数据较老。过往研究表示,研发投入能显著影响制造业的企业绩效,因为制造业企业绩效的提升,大部分是因为研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可以抢占市场份额,导致经营成本的下降或营业利润的提高(李璐,2013;Castellani,2013)[][]。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选取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研究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以期为研发投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促进我国企业提高企业绩效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一)研发投入研究
研发投入是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等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徐虹(2016)[]等主要选取董事会报告中的“研发费用”衡量企业研发投入,参照上市公司年报附注中“管理费用”栏目下的“研发费”或 “技术开发费”等项目,对其进行了修正。如果当期的研发支出总额在董事会的报告中明确披露了,则选择董事会报告中的数据;如果未明确披露,那么研发投入金额=开发支出实际发生额(增加额减少额)+管理费用中披露的研发金额。
张俊瑞(2013)[]从微观层面上分析发现,大额的研发投入有助于企业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未来发展。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研发投入能提高地区的科技产出水平,从而增强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最后使全国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绩效研究
学界对企业绩效的研究视角涉及营商环境、区域多元化、监管政策、管理层激励和财务柔性等多个方面。
1.企业外部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谢众和张杰(2019)[]发现营商环境可以影响企业绩效。因为随着营商环境的逐步完善,企业家精神能在营销环境的调节下对实体企业绩效发挥更大的正面作用。王雁南(2019)[]则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发现,对于新兴市场企业来说,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多元化程度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曲线呈“U”型,即企业处于区域多元化初期时,区域多元化程度上升,企业财务绩效反而下降;企业处于区域多元化后期时,区域多元化程度上升,企业的财务绩效才随而上升。
郝颖和谢光华等(2018)[]认为,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对在职消费进行监管来提高企业绩效。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地区,虽然监管政策在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监管政策对长期绩效的促进作用随着反腐政策的实施而表现出来。
2.企业内部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王洪盾(2019)[]认为,管理层激励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与大股东利益冲突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企业可采用薪酬激励计划,高管与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等方法来缓解冲突,保持员工目标与公司目标的一致性,促进利益趋同,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来提高企业绩效。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56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