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冶金行业上公司的实证分析【字数:11027】

2024-02-25 13: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作为重污染行业中的冶金行业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推动美丽中国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参考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文献,筛选出83家冶金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得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短期绩效存在负影响,对长期绩效存在积极的正影响的结论。并根据此结果,提出政府应该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相关制度,企业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社会应该对企业进行监督等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4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4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4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4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效益5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影响5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影响5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影响5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无影响5
三、研究设计6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6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6
(三)变量设计6
1、被解释变量6
2、解释变量6
3、控制变量7
(四)模型建立7
四、实证研究分析及结果8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8
(二)相关性分析8
(三)多元回归分析9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对策与建议 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冶金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引言
引言
四十余载风雨兼程,我国在经济上奋起直追的同时,在科技上的水平提高也是突飞猛进的。环境污染频繁出现,环境保护成为当下的高频词。各地都存在严峻的环境问题:华北地区总悬浮颗粒物污染形势严峻,雾霾治理时不我待;松花江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大污染不仅污染我国水资源,也引起了国际纠纷,水污染防治难题亟待解决;江苏常州化工厂废酸储罐泄露,对雨水管和污水管的封堵耗费大量人力,周边群众也被迫疏散,重污染行业的废物排放应引起重视改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下最紧迫的话题。
为了扭转污染日益加重的现状,政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2015 年,政府首次发布有关生态文明的专属文件,开始着眼于整体规划;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国家五年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十九大报告中也对生态建设提出了全面规划,习主席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更是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上高峰;2018年我国正式施行环境保护税法,这标志着我国长达十余载的环保“费”改“税”进程至此结束。
各行各业对环境的保护观念悄然深化,公司逐渐觉醒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意识。然而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便有了完备的的体系,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而我国此时还未引入相关理论,缺少体系框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即使到了上世纪末,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建设也寥寥无几。
经调查研究,重污染企业排放了我国80%左右的污染物,限制重污染企业的排放能为环境带来可观的改善,起到举足轻重总的作用,因此成为公众及环保部门的主要关注企业。在已有的研究中,前人对于钢铁行业、煤炭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的研究颇为丰富,但鲜有对冶金行业的实证研究。因而,本文借助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一切入角度,以16类重污染企业之一的冶金行业中83家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作用。这项研究既对敦促企业设置环境报告、披露更多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有重要意义,又能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的建立提出可行性建议,还广大群众一片青山绿水与蓝天。
二、 文献综述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因
早在上个世纪国外研究人员便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领域有所涉猎。Narver(1971)研究发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公司会有效地减少其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企业社会责任中包含环境保护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所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0’ Donovan(2002)及 Clarkson(2013)经调查发现,在网络发达的当下,媒体会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持续关注,社会也会给企业造成压力,任何环境方面的负面新闻都会造成企业的损失,因此企业有时需要借助媒体的方式来进行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此来博取广大民众的信任,以展示公司当下对于环保做出的贡献的方式从而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在1990年左右,我国才开始迈入这个领域。葛家澎和李若山最先注意并引入了绿色会计理论,将先进的国外理论传入中国。沈洪涛、苏亮德(2012)通过分析206家重污染公司的年报发现,企业会对同行业处于平均水平的其他企业环保方面的措施进行模仿,而不去参考处于行业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的做法。姚圣,周敏(2017)研究发现,虽然披露环境信息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忧企业的发展能力从而进行观望而不投资的经济风险,但政府会对环保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企业为了获得补贴收入,会忽视风险从而自愿披露更多信息。张正勇,李玉(2018)调查发现,披露的信息可以反映企业良好的环境情况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若公司高管存在抛售公司股票的倾向时,为了尽快转让股份,他们会选择披露更多环境信息。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AlTuwaijri,Christensen 和 Hughes(2004) 扩充了披露内容,加入了企业是否因违反环境规章制度而被政府罚款及罚款的数量。此时,企业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还是集中于发生过的环境事实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进行被动的处理,如:披露污染物的排放、排污费的缴纳、废物回收利用情况等,缺乏对于环保方针政策、研发投入等真正有用的预期信息披露。几年之后,Uwuigbe和Egbide(2012)在披露内容中加入了“是否发生重大环保事故”以获知企业更多环境信息。
高建立,马继伟等(2013)表明企业环境披露要提高研究视角的主动性,既应包括环境支出、废物处理等描述性及定量的环境信息,也要包括对未来的预期,如:企业预期未来行为会导致的废气等废物的排放情况;既包括企业主动针对环境保护采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的措施,也要反映企业对于国家发布的环保政策法规的践行,如:排污费用的缴纳、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践行情况等。根据张长明,吴宇唯(2017) 得出结论,重污染企业更倾向于披露描述性的无关紧要的内容,回避涉及环境污染、费用等定量的重要数据。在定性信息中披露次数最多的是“企业环境政策、环境目标”,占比接近50%,而重要的“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披露内容占比却仅有6%;在描述性分析信息披露中“环境投资”和“排污费的缴纳”共占总样本的五分之一,而最低的为“环保投入”,占比不到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56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