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分析以制造业上公司为例【字数:10266】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文献综述 2
1、关于政府研发补贴效果的研究 2
2、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技术水平 3
(二)文献述评 3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
四、研究设计 4
(一)样本选取 4
(二)变量选取 4
(三)模型设定 5
五、实证分析与结果 5
(一)描述性统计 5
(二)相关性分析 7
(三)多元回归实证检验 7
1、全样本的回归分析 7
2、分样本的回归分析 8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分析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引言
引言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研发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研究和开发活动往往涉及市场崩溃和缺乏投资等问题。因此,政府研发投资的公共政策是创新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应用研发产品常常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技术研发供应商难以在研发投资中获得所有该有的收益。因此,私人研发供应商缺乏研发投入的激励。近年来,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无论是涉及国家战略的人类太空飞行、月球探测、深海探测、高铁、特高压输电和改造、第五代移动通信,还是与日常生活领域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支付宝、共享自行车,新能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源汽车,创新能力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同时,中国政府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鼎力支持,38年前中国的研发技术支出为65亿元,往后年间该指标飞速上涨,在2018年竟到4386亿元,是38年前的67倍。因此,政府干涉在促进市场的研发投入接近完美程度起着重要作用。
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最新排名第17位,并且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创新指数中跻身前列,这与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企业研发补贴的财政支持分不开。但是,利用大量研发资金来促进公司的发展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因此,研发补贴在企业研发活动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以及如何改进它们是中国制造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术界,近年来许多关于政府研发补贴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出来。但是,国内外学者就研发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产生了分歧。鉴于此,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公司为样本,对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二者动态关系实施实证分析,考虑不同企业技术水平差别对政府研发补助的影响,为我国政府研发补贴准绳的制定与施行提供参考意见。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于政府研发补贴效果的研究
中外学者正在根据政府R&D补助对私人研发厂商技术创新产生的激励和替代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不过研究结论相互矛盾。这些研讨形成了以下三种典型观点。
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
Gloria(2013)剖析了政府R&D资助对私人厂商研发活动的影响:公司创新过程的经济回报和其内部研发投入的配置,结果证明,研发补贴刺激了公司在科学前沿领域的投资,但是基本研究范畴的总投资没有扩充。刘茜(2018)以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在首次获得政府R&D补贴能够刺激自身增加R&D投入。邹洋和王茹婷(2018)利用2002年至2013年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根据财政分权的观点,实证分析财政分权、政府的R&D补助、企业的R&D投资三者关系,结论为,政府的R&D津贴将大幅促成私人厂商研究开发。虽然但是财政支出的分散削弱了政府研发补助对研发投资的刺激效果,但两者的效果还是正向的。张向达和齐默达(2018)通过选取233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研发支出存在显著促进效应。辛倩等(2018)选取了2012—2015年62家中药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和B指数处理了该样本。结果显示,财政补助金在中国中药行业的研究开发投入的激励作用非常显著。牛霄鹏、谢富纪等人(2018)以2009、2010年上市的136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政府R&D资助对企业R&D投资产生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回归结果发现:前者对后者产生了互补效应,能够大大刺激创业板企业提高自身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盈利能力,并对取得更多创新成果有长期显著的积极影响。
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负或不相关
Wallsten(2000)利用美国政府的企业创新研究预算作为工具变量来衡量政府研发补贴,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减少了企业研发投资。Mayra(2012)在关于公司能否取得彼此资金的信息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解释补贴能否有效增加研发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授权补贴信息是公开的(为了强制研发补贴来强制执行严格的信息分发监管体系),并依赖于公司研发工作之间的战略关系,基于此研发补贴甚至可以伤害到受助企业的利益。巫强和刘蓓(2014)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利用2009年至201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结论表明定额研发补贴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没有产生重大影响。许国艺(2015)以2007年2013年间披露了企业R&D的上市高新科技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之下,研发程度处于高分位点和低分位点的企业在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刺激效应上不及研发程度处于中分位点的企业明显,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王兴棠和李捷瑜(2018)运用在垂直市场构造下的上下游企业通过两部定价契约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研讨发现,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政府研发补贴提高下游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并不显著,并且下游企业仍处于研发不足的状态,尚未达到社会福利最优的研发水平。 Lee(2011)证实,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于低技术和高科技公司的研发投资均具有互补作用,但对于高科技、快速增长的公司的研究投资产生了挤出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56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