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媒体关注对上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字数:18098】

2024-02-25 13:0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3
(一)国外研究文献3
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3
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3
(二)国内研究文献4
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 4
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4
(三)媒体关注调节作用的研究文献5
(四)文献评述5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5
四、研究设计6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6
(二)变量选择7
1.融资约束的度量7
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及质量8
3.调节变量的度量8
(三)模型构建9
五、实证分析9
(一)描述性统计9
(二)相关性分析10
(三)独立样本T检验11
(四)多元回归分析11
(五)稳健性检验14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
引言
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于2009年正式引入我国,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频发对相关行业的企业价值和财务业绩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社会各方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员工关怀等方面也更加关注,各行业都开始意识到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并着力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被认为是公司实现利益最大化外还应增进社会价值与福利的义务,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在做出各种管理决策时,也逐渐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标准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转变。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其所披露的信息也逐渐向各界考察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标准靠拢。
上市公司选择出具社会责任报告向资本市场传递了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借此建立良好的声誉机制并维护公司形象,进而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因而上市公司所披露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社会责任信息作为财务信息的有力补充,也逐渐被纳入投资者决策分析范围,牵连着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与投融资行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目前学术界的目光主要聚焦于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经济后果与影响因素。融资约束是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经济后果之一,已有众多的研究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牵连着其投资效率、股权收益及长期战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融资约束问题始于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及管理层机会主义引发的代理成本,学术界对于社会责任信息与企业融资约束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两种作用机制上,但囿于上市公司披露动机和披露内容大相庭径,学者对于两者之间具体关系的解释还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社会责任信息的研究主要从披露行为和披露质量两方面去解读。理想的状况下,企业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向投资人传递了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而与公司实际履行情况相符的高质量信息则可以增强投资人信心减少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但当前缺乏制度指引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即使公司出具社会责任报告也很少经过鉴证,存在上市公司出于换取信贷资源的动机发布报告的情况,导致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长期以来受披露标准及披露质量问题的困扰,削弱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应有的作用。
现有研究从行业角度探寻社会责任信息的作用机制,发现存在较多社会责任问题的食品业、煤炭业及钢铁业等行业的企业价值与公司绩效更容易受上市公司责任履行的牵制;也有学者考察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认为中小企业面临更高强度的融资约束。我国资本市场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产权性质是影响上市公司融资问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的信贷资源很大程度由政府掌握,国有企业担负一些政府任务和要求,导致社会责任信息能发挥的边际效用更低,相较于国有企业,一些民营企业可能在更大程度上产生融资问题。本文在后续分析中也引入产权性质进行分组检验,试图分析不同产权背景下社会责任信息对上市公司融资问题的影响。
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初衷被认为是减少企业内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补充信息环境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但我国社会责任的开展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显示,自2015年起,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逐年减少,2017年披露数量下滑至871份,不仅如此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也十分缓慢,存在披露内容与企业实际行为不一致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问题的作用方向及强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信号效应和信息补充作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现有披露的报告结构千差万别可比性较差。同时我国也没有统一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研究显示,近六年未经审验的社会责任报告所占比重均在86%以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令人堪忧。在制度约束不足的情况下,本文着眼于制度外约束,考察媒体关注对社会责任信息削弱融资约束程度的中介作用,对利用制度外约束等新途径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具有实践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
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
融资约束源于企业内外部的融资成本差异,因而对融资约束的研究首先从融资成本出发,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权益资本成本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关系方面,众多学者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Dhaliwal等(2014)[1]的研究表明企业出于降低资本成本的动机将选择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以后的研究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出发,考察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促进作用。Shan Xu et al.(2015)[2]指出,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低权益融资成本的主要作用路径是,通过降低外部投资人对公司风险及绩效预估错误提升外部投资人对公司的认知程度。Zolotoy等(2017)[3]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同样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提高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也有学者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银行债务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Goss and Roberts(2011)[4]对3996 家贷款融资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具有高水平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更低,说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间接降低了公司的债务成本,而高质量的信息水平也反向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相关信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56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