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字数:15883】
目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 3
2.2随迁对家庭教育过程和学校教育过程的影响 4
2.3随迁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的可能影响 5
第三章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说 7
3.1随迁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机理分析 7
3.2不同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影响分析 7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9
4.1数据来源 9
4.2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9
4.3实证模型设定 12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
5.1农民工子女随迁行为本身对教育获得的影响 13
5.1不同迁移方式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 15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2
随迁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
摘 要
本文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调查的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首先使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随迁行为本身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并换用OLS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其次,检验不同迁移方式(只跟随父亲迁移、跟随母亲迁移、跟随父母迁移)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符合条件的有效样本数量38572个中发生随迁行为的农民工子女有8416人,随迁比率偏低(2)随迁行为本身对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获得有显著正向影响。(3)对于迁移方式,只随父亲迁移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获得没有显著影响,只随母亲迁移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获得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跟随父母发生迁移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获得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提供较多生活照料和心理支持,并对子女教育产生较大影响,但父亲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据此,基于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可能的建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求学与升学问题的责任由户籍地政府转变为当地政府;继续降低随迁子女入学准入条件;增加城市中随迁子女集中学校的学位数量;加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对随迁子女教育方面的关心和照顾。
引言
过去30年间,农民工大规模、持续性地从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也是中国经济显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近年来,农民工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据数据统计,至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8亿,其中,年龄在40岁及以下的占比达到52.1%,出生年份在1980年之后的农民工超过半数。年龄在4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的子女大多数正处于小学或初中阶段,父母选择是否带领他们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从而也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显示,在2017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有1550.56万人、随迁子女分有1406.63万人。留守和随迁都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界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关注较为广泛。
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中缺少父母的陪伴、生活上的照顾和学习上的教导,因此常常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比如缺乏自信、悲观、孤僻等,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会更易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影响他们在学校中的学业表现,进而严重影响其升学、最终的教育获得与未来发展。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普遍面临上学难的难题,主难题大多来自由户籍制度带来的制度排斥,因而他们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如何调整相关教育政策的方向及内容。200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从学籍管理、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计划、教育规划等内容进行了多个方面探讨,以进行教育管理改革;雷万鹏(2013)通过研究发现,城市中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需要对教育资源的分配进行改进来促进随迁子女的学习和发展;代祥和李志友(2011)认为目前政府缺乏财政公平的责任意识,因而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今后应当逐步规范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筹集资金的方向与通道,并建立较完善的用于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谢宇等(2013)探讨的是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他指出,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不仅受到各种标准和门槛的限制,还受到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质量与个人知识水平的制约,应该从国家层面对异地高考政策进行顶层设计、改善高考的招生分配方法(如建立弹性招生制度)。
在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自由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权利,2001 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也明确提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将要纳入城镇发展规划。通常随迁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父母陪在身边的时间增长,可以及时获得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关照和指导,城市中学校教育的方式和质量也会较之前有很大不同,因而,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和教育质量也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这些改变都可能会对其个人的能力培养、性格养成和教育获得机会以及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那么,相较于留守儿童而言,随迁的农民工子女相较于留守儿童而言能否会获得更好的教育结果,也就是学历?他们又是通过何种机制来获得这种结果的?这些都是本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接下来的安排是:第二章简要回顾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第三章探讨农民工子女随迁对于教育获得的影响机制以及提出假说,第四章介绍所用数据和计量方法,并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五章展示主要回归结果及并对其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全文内容、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总结。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