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11家上城商行2016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字数:16854】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研究内容 2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1.3.1研究方法 3
1.3.2技术路线 3
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5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6
2.1核心概念界定 6
2.1.1股权结构 6
2.1.2经营绩效 6
2.2理论基础 7
2.2.1公司治理理论 7
2.2.2银行业公司治理特征 7
2.2.3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特征 8
2.3文献综述 8
2.3.1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相关研究 8
2.3.2股权集中度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8
2.3.3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9
2.3.4外资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9
2.3.5文献评述 10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11
3.1分析框架 11
3.1.1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 11
3.1.2股权性质、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 12
3.2 研究假设 13
3.2.1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 13
3.2.2股东性质与经营绩效 13
第四章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15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5
4.2变量定义与选取 15
4.2.1自变量 15
4.2.2因变量 15
4.2.3控制变量 15
4.3模型设定 16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6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16
5.1.1城商行股权结构的演变 16
5.1.2城商行股权集中度 18
5.1.3城商行股权性质 18
5.1.4城商行经营绩效 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9
5.2实证结果 20
5.3实证结果分析 21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3
6.1研究结论 23
6.2政策建议 23
6.2.1实现合理的股权集中度 23
6.2.2适度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 23
6.2.3适度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7
股权结构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A股11家上市城商行2016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摘 要
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股权多元化战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破解发展难题,经营绩效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尝试构建股权结构对城商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分析框架,探究城商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为城商行未来进一步深化股权结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选取A股11家上市城商行2016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和城商行的特征,从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两个方面阐述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对城商行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样本数据构建相应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发现,城商行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对经营绩效影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城商行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说明存在一个合适的股权集中度区间,使得经营绩效最优;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城商行经营绩效负相关;外资持股比例与城商行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城商行可以通过实现合理的股权集中度、适度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经营绩效。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目前我国仍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在金融业居于核心地位,充当着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重要角色。在稳健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商业银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而股权结构是影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
城市商业银行其前身为城市信用合作社,城信社的设立是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而推进的一次金融改革,满足了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多方面因素导致城信社经营状况不断恶化。199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停止设立新的城信社,并开始基于原有的城信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兴办城商行支以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城商行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上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商行受制于资金规模,难以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其服务对象多为小微企业,而小微企业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决定了城商行需要通过严格的放款前筛查和放款后监督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服务小微企业,实现自身的盈利。
2019年5月,央行和银保监会宣布接管包商银行,并于2020年11月23日由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破产。包商银行因公司治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大股东掏空和董事会异常)破产,引发行业和社会震动,导致市场运行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一方面,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金融业存在较为严重公司治理问题;另一方面,包商银行破产事件表明,我国的一部分中小城商行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公司治理问题,存在较大风险。近些年来,我国监管机构高度关注国内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之前的公司治理缺陷(突出表现为大股东掏空、内部人控制等股权结构问题)成为许多金融风险的来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