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字数:10426】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2
1.1国外研究 2
1.2国内研究 2
1.3文献评述 3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结构影响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5
2.1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5
2.2货币结构变化趋势与问题 5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7
3.1研究假说的提出 7
3.2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7
3.3模型的构建 8
3.4实证过程 8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对策 16
4.1研究结论 16
4.2建议对策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支付习惯,其快捷、方便、安全的特点契合日常交易需求。2019年第三方支付规模达到25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9%。第三方支付直接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能够降低现金漏损率,影响了银行存款、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乘数,进而会影响狭义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和内部结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指标,关乎到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研究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有利于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以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番探索。本文利用2013年至2020年6月年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货币供应量等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量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三方支付在短期内对各级货币供应量有负向影响,从长期来看对M1的影响正负交替,对M2有正向影响。
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金融与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之而来的相关领域新型问题也不断涌现,为行业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发展契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撑技术的第三方支付安全、快捷、方便的特点契合当下金融发展特点,能够非常好地满足商品经济下日常的高频交易需求,已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经得到了广泛普及。
第三方支付由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和第三方移动支付两部分组成。2019年第三方支付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51万亿元。从艾瑞咨询《2020Q3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数据发布报告》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65万亿,同比增长16.2%,同比增速要高于此前四个季度的增长水平;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约为5万亿元,环比增长0.6%。
第三方支付有效地改变了人们群众的日常支付方式。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原有的货币流通速度得到加快,并且第三方支付能够替代流通中的现金,对M0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又可能通过影响银行存款或改变货币乘数等方式对M1和M2造成冲击。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第三方支付规模的增长,其必然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影响。为了避免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宏观经济造成不良影响,以及确保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我们进行有关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1.2研究意义
由于第三方支付在交易结算中的普遍应用,必然会对央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产生冲击,而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提升以及对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影响会让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乘数产生复杂影响。从文献来看,有关第三方支付的研究已经成为了重点和热点之一,货币供给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有助于充实相关研究的研究内容。
第三方支付的不断普及在推动社会从纸币时代向电子货币时代进步。有关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乘数以及货币供应量影响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可能存在的不正常野蛮生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防止第三方支付对宏观经济造成危害,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在面对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下对自身可能产生的风险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抵抗风险。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
货币乘数影响着货币供应量,部分学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无法确定。Bhimsata(2017)and Friedman(2010)认为电子货币会对原有的经济体系带来冲击,它对银行存款的替代以及它的流通性将会使得货币乘数产生不稳定波动。国际清算银行BIS在1996、2000、2004及2012年发布一系列研究报告,报告中关于第三方支付的部分,认为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将会增加货币乘数的波动性,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会增大货币乘数。Bhimsata and Solomon(1997)认为电子货币只是一种存在形式,它将会被计入货币供给量,所以电子货币的发行能够明显增加货币乘数。Helander and Mikhail(2012)认为第三方支付能够通过改变准备金来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第三方支付使得央行的准备金量下降,从而使得狭义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
直接从货币供应量来看,有些学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应量有负向影响。Bhimsata and Suprapto(2017)认为移动支付下的电子货币将会对原有的经济体系带来冲击,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国际清算银行(2012)发表的报告中认为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电子货币在零售业支付中的创新将会使得电子货币完全替代现金和银行卡,挤压了银行活期存款,减少货币供应量。还有些学者认为有正向影响。Saten Kumar and Don J. Webber(2013);Fujiki(2014)则认为第三方支付能够扩大货币供应量。Saten Kumar and Don J. Webber借助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给与第三方支付规模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Fujiki认为第三方支付能够降低现金漏损率,提高货币供应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