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字数:12439】

2024-11-24 19:3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3
2.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3
2.2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3
2.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4
2.4理论基础 5
2.4.1长尾理论 5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5
2.5影响机制分析 5
2.5.1降低信息不对称 5
2.5.2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6
2.5.3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6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7
3.1研究假设 7
3.2实证模型设计 8
3.3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10
3.4相关性分析 11
3.5共线性检验 11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
4.1多元回归分析 13
4.2地区分组回归分析 14
4.3企业性质分组回归分析 15
4.4稳健性检验 17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
5.1结论 21
5.2政策建议 21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5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摘 要
本文选取2011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地级市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来测度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对数据样本按照归属地区、企业性质来进行分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组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会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而得到缓解,一方面,对我国中东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优于西部地区,另一方面,对我国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优于国有中小企业。因此,为了更好地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应该推动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优化融资环境,给中小企业提供平等的金融资源,此外,中小企业自身也应该注重自身经营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过程中的现金流管理。
引言
1.1研究背景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步入了新常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能否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阶段,经济“换挡”现象明显。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疫情,给我国的众多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以至于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我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面对疫情,不得不采取封城、停工停产等手段来遏制新冠疫情的传播,中小企业疫情期间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链面临断裂的风险,这使得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难题变得愈加凸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实现了举世闻名的“中国速度”,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注入活力,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所面临的融资成本过高和融资渠道匮乏等问题一直未曾得到解决。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的相关数据,有近40%的需要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认为,现阶段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的飞速发展,中国也已经迎来了“数字普惠金融时代”。各类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服务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居民生活也越加便利,能充分享受到电子支付、花呗以及各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搜集更加便捷,有助于切实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同时金融机构不断通过产品创新,吸引更多人来享受金融服务。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注重服务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高收入人群不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满足过去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的那部分群体的需求,体现了“普惠”二字的内涵。
1.2研究意义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贡献了60%以上的GDP,创造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小企业能享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得到降低,融资效率也能有所提高。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是否会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而得到缓解,这种缓解效应是否会随着企业所处地区和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变化,并且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有助于丰富当前领域内数字普惠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并提供了新的研究佐证和相应的实证数据。为数字普惠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进一步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科学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此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2004年末,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的网络主页首次开通,在主页上第一次公开以书面形式来使用“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成为我国最早从国外引进这个概念的组织。2013年,发展“普惠金融”这一重要理念作为我国国策而被正式提出。2016年,相关领域内的重要指引性文件在G20峰会上发布,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由此开启。同样是2016年,北大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首次发布,该指数较为全面地衡量了我国不同省份各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以及地区差异,不仅包括综合总指数,而且还包括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数字金融覆盖深度以及数字金融覆盖广度等众多二级指标。为众多学者所采纳并运用到相应的论文研究当中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