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员工股权激励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字数:12620】

2024-11-24 19: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引言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2.1员工股权激励的经济影响研究 5
2.2在职消费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5
2.3员工股权激励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 6
2.4文献评述 7
第三章 员工股权激励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9
3.1员工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9
3.1.1双因素经济理论 9
3.1.2委托代理理论 9
3.1.3利益相关者理论 9
3.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0
3.3研究设计 10
3.3.1数据来源 10
3.3.2变量设置 11
3.3.3模型设定 12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
4.1描述性分析 13
4.2相关性分析 14
4.3回归分析 15
4.4稳健性检验 16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9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员工股权激励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
摘 要
在职消费通常广泛存在于我国企业中,其中高管的在职消费尤为严重。由于高管自身的短视行为及自利行为,企业在职消费水平的下降已经不能只靠以往以高管为主要对象的激励监督机制。有些企业将鼓励监督机制的对象转为员工,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构建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员工在持有公司的股份后其利益与公司趋于一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员工在持有公司股份后,是否能保持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有效监督、约束管理层,从而降低高管在职消费。本文利用2015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建立实证模型,探究员工持股比例能否对高管在职消费水平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增加员工持股比例对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本文从政府、企业及员工的角度对公司内部治理及内外部监督等方面等给出一定的建议,使我国的员工股权激励制度趋于完善。
引言
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性的激励计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划,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员工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更好的激励,而且可以提升企业对工作人员的吸引力,一般是面向企业高管进行的一种激励。它通过与高管分享公司剩余收益来构建高管与股东的利益共同体,目的在于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同时还能激发高管积极性,提升企业绩效,进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然而随着公司股权激励的推行,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业绩及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越来越遭到质疑。2019年,多个上市公司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频频因涉嫌黑社会犯罪及内幕交易被批捕,虽然为锁定人才,保持增长,对高管实行股权激励也已是通常做法,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道德风险的增加,高管趁机谋取私利,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业绩及公司治理效果可能具有两面性。
我国证监会在2014年针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试点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在法律层面明确了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也是2006年后,再次对上市公司长期性激励制度做出规范和引导。据WIND数据库统计,自2015年到2019年期间,我国累计共748家公司推出1021项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虽然自员工持股计划推行以来成功案例不多,但华为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使华为的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所以本研究主要分析员工股权激励和管理者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治理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对于企业来说,员工股权激励比高管股权激励更能够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能够使我国的一些上市企业在内控方面存在的缺陷得到较好的弥补,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对其治理体系进行优化,有利于企业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对于投资来说,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使企业的资金来源进一步拓宽,同时也能够使上市企业存在的股权结构缺陷得到较好的弥补,有利于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水平的提升。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员工股权激励的经济影响研究
当前学术界关于员工股权激励经济影响的分析的大多聚焦于企业经营业绩、资本结构以及创新绩效等方面。
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对员工持股和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得到一致的结论,部分研究者认为,通过员工持股可以使企业的经营业绩得到提升。Trebucq(2004)整合了前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她的研究样本来源于法国企业在本世纪初的员工持股数据,通过研究指出,员工持股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黄桂田(2009)对员工持股制度经济效应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将A股130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最终得出了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员工持股对国有企业的绩效改善更显著的结论。但部分研究者对此的观点则是相反的,表示员工股权激励并不能明显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反而还会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琚涛(2007)重点探究企业绩效和员工持股以及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相应的多元回归模型,在其中对行业特征以及企业规模等特征变量进行控制,通过研究指出,不管企业特征是否存在,高管持股和员工持股都不会影响企业的业绩。另外,邹海峰(2010)认为,从员工现金报酬产出效率的角度来看,员工持股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尽管在上市之前能够促进员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然而企业绩效和员工持股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关关系。黄敏辉和唐茂怀(2013)选择126家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重点对其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指出,企业绩效和核心员工的持股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目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研究者,在对企业资本结构和员工持股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得到的结论大多一致,也就是说员工持股一般能够促进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可以使企业的杠杆水平得到降低。黄桂田等(2009)通过分析指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员工持股会对其杠杆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王砾等(2017)主要对国内上市企业的员工股权激励进行分析,重点对其公告效应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指出,通过员工持股可以使当前国内企业的在产权方面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