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渠道对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字数:12620】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国内外研究概况 2
2.1.1家庭资产选择 2
2.1.2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 2
2.1.3信息渠道与家庭资产选择 3
2.2 文献评述 4
第三章 研究假说、模型与变量 6
3.1研究假说 6
3.2回归模型构建 6
3.3变量选取 7
3.3.1被解释变量 7
3.3.2 核心解释变量 8
3.3.3 其他控制变量 9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0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10
4.2 回归分析 12
4.3 稳健性检验 14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5.1研究结论 16
5.2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信息渠道对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摘 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居民家庭获取信息的方式,而这种信息获取的渠道差异影响着家庭资产组合的配置效率。本文运用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5和2017年进行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通过构造夏普比率指标衡量居民家庭资产组合的有效性,采用Tobit回归分析了信息渠道差异对居民家庭资产组合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报刊、电视等传统信息渠道以及互联网、财经APP等新型信息渠道获取财经信息都可以提高家庭资产组合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渠道除了能够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外,还能使居民更容易获得股市信息,从而降低信息搜集的时间成本,相比于传统信息渠道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提升资产配置效率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应加强信息端与金融供给端的链接,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渠道的重要作用,进而优化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提高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最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引言
优化家庭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对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和财富积累有重要影响,普通居民家庭可以通过有效配置风险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资产获得家庭收入从而改善消费水平,进而减缓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的进程(吴卫星,2015)。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外政治环境恶化的冲击,中央提出要打造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手段之一则是通过刺激消费从而扩大内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高于20112019年我国的平均消费率53.4%,消费始终是拉动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而家庭合理的资产配置则有助于促进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最终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信息获取对于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信息获取成本、筛选效率、信息准确度会随着不同的信息渠道而有所不同,这一差异进而导致了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及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异(董晓林等,2017)。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20年1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新增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上升5.9个百分点,达到70.4%;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新增8885万,手机网民比例高达99.7%,较2020年3月上升0.4%。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家庭获取信息的方式。
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为居民投资者进项投资决策提供更加多样、全面的金融市场信息以及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有利于优化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提高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与规范的、公信力较强的传统媒体渠道相比,互联网渠道的理财信息更加便捷、全面。那么两者的特征差异是否会对家庭资产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呢?
基于此,本文以夏普比率为衡量指标,探究信息渠道差异对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的影响。本文可能的主要贡献体现在:(1)目前国内还没有探究信息渠道差异对于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本文采用夏普比率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信息渠道对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2)现有文献中对于信息渠道的衡量方式较为宽泛,本文的研究变量可以直接判断家庭关注财经信息的信息渠道,因此更具有针对性。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概况
2.1.1家庭资产选择
2.1.2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
在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的衡量中,国外学者们试图通过资产组合的有效前沿或夏普比率来反应其有效性。Gourieroux & Jouneau(1999)提出了约束条件下投资组合选择的均值方差分析,并测量了该资产组合的有效性。Flavin & Yamashita(2002)建立了房产约束条件下的家庭金融资产有效边界,并以此来进行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的相关研究。Pelizzon & Weber(2009)将住房需求纳入分析并构建有效边界,同时使用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指标来检验家庭资产组合的有效性。Grinblatt et al.(2011)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资产组合的夏普比率与户主的智力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由于目前国内的数据库缺少样本居民家庭各类资产配置的详细账户数据,因此国内探究家庭资产组合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文献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衡量家庭资产组合的配置效率:一种是以家庭的资产种类、资产持有比例和资产分散化指数为指标间接地衡量家庭投资组合的有效性(曾志耕等,2015);另一种则是通过交易所发布的指数替代大类资产,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以一种平均化的方式来反映家庭持有的各类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情况,据此计算不同家庭的投资组合夏普率,进而衡量家庭资产组合的配置效率(吴卫星等,2015)。柴时军(2017)利用2011年CHFS数据发现,基于亲友关系和家庭层面的社会资本都会显著提高居民家庭资产组合的配置效率;路晓蒙等(2017)利用2011、2013和2015年CHFS数据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了描述,他们发现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组合并非呈现“L”型的左极化分布,而是呈“U型”两极化分布。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他们得出股票投资的极端化并非受到财富效应、风险态度、生命周期等家庭异质性因素影响,直接原因是股票投资的极端化,其次是我国风险金融产品的供给结构和投资门槛约束。吴卫星等(2018)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了金融素养与家庭资产组合夏普比率的显著正向关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