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字数:13664】

2024-11-24 19: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3
2.2互联网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研究 4
2.3互联网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实证研究 5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7
3.1分析框架 7
3.1.1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路径 7
3.1.2提出假说 7
3.1.3研究过程 8
3.2数据来源 8
3.2.1变量设定 8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0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10
4.2回归分析 11
4.2.1基本回归 11
4.2.2内生性问题 13
4.2.3稳健性检验 14
4.3异质性研究 15
4.3.1农村与城镇的差异 15
4.3.2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 16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8
5.1研究结论 18
5.2政策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
摘 要
当前我国为加速形成新发展格局,强调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有利于扩大内需,所以对于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过往研究的梳理,从理论上阐述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分析得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主要经由支付效应和扩展预算边界两条路径来影响居民的消费升级。接着利用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以及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居民的消费升级,在运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两阶段回归以解决内生性问题后该结果仍然保持不变。由于城乡间及地区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水平有所不同,本文还进行了分城乡与分地区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城镇居民以及东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升级的正向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影响显著。但对于农村居民和中西部地区居民则呈现负向关系,原因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会增加其生存型消费而降低发展享受型消费。本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互联网消费金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
引言
当今世界形势正在经历多年来未有的巨大变局,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事件重创各国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循环的显著弱化表明我国把生产经营两头放在国际市场、依托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下去,而中国作为大国,其经济优势就是国家内部经济是可循环的。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紧紧把握住扩大内部需求这一重要的战略基点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点强调。即便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冲击,2020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仍然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和资本形成总额相比高了十几个百分点。消费作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力量,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能够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且当前居民消费类型的构成正在从以食品、服装等生存型消费为主,向教育培训、交通通讯等发展型消费项目,以及健身保健、文化娱乐等享受型消费项目转变。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证明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自2012年起一直呈现逐年下降的状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也表现出上升的态势。由此可见,我国居民的消费质量近年来明显升级,而加快消费升级有利于稳定居民消费信心、支撑消费增长(黄隽和李冀恺,2018),因此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有利于扩大内需,将对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下我国的经济复苏和保持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而消费升级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消费金融的发展(田长海等,2018)。消费金融透过向社会中各个阶层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方式,促使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孙国峰,2018),且它能通过配置效应、流动效应等多重效应,来促进消费结构发生转变并提升消费质量(王平等,2018)。目前,国家在政策层面也在不断加大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2020年尾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消费金融公司的通知,以适当降低相关公司拨备监管要求,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模式也逐渐渗透到金融领域,传统的消费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这种全新的模式。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充分运用互联网“高透明度、高参与度、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 (周斌等,2017), 能够快速便捷并且安全地为用户提供面向各类场景的消费金融服务,同时还使消费金融的交易费用得以降低(马德功,2017),能够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对于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于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对我国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促进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是通过何种路径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并且将通过实证研究,找出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定量关系。由于当前我国农村与城镇之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本文也将进行分城乡、分地区的异质性分析,文章结尾也将对研究结果做出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传统消费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下的新发展模式,从2012年以后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深入居民的消费生活中。黄小强(2015)分析了有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应当是不涵盖网络支付与p2p网贷的,他与央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课题组(2016)都指出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一些非存款性借贷公司,如由互联网企业、消费金融公司等市场主体出资成立、以互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为工具,对有汽车和固定资产之外的商品与服务消费需求的个人或家庭出借资金并允许其分期还款的信用活动。狭义上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消费信贷,国内多数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研究也多从狭义角度进行。(尹一军,2016)冯科、何理(2016)总结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分期购物平台模式、电商模式,还有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主体提供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模式。赵保国、盖念(2020)则用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来衡量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状况。段辉娜(2020)指出狭义上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未形成统一但都包括互联网消费信贷。所以总的来说,狭义上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可解释为由互联网金融公司及传统商业银行等消费金融主体向消费者提供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本文也将研究狭义上的互联网消费金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1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