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比【字数:12908】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4
2.1研究起源:经济不确定性 4
2.2经济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5
2.3文献述评 6
第三章 方法介绍和综述 6
3.1频数测量法 6
3.1.1基于新闻报道的频数测量法 6
3.1.2基于上市公司财报的频数测量法 7
3.2关税差额量法 8
3.2.1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8
3.2.2优惠贸易协定下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9
3.2.3一般情况下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10
3.3方法综述. 10
3.3.1频数测量法的优势与不足 10
3.3.2关税差额量法的优势与不足 11
第四章 方法改进 14
4.1频数测量法 14
4.2关税差额量法 15
第五章 未来发展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2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比
摘 要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其对贸易及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明确度量方法是分析其波动趋势和降低不确定性水平的基础。本文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为研究对象,在基于对现有度量方法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将研究方法归纳为两大类:频数测量法和关税差额量法,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两类方法下的典型方法、优缺点及改进方向并尝试完善相关方法。本文认为,现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优势与不足共存,并提出以下建议:(1)结合复杂多样的现实背景丰富研究内容;(2)完善融合经济波动和政治冲击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度量方法;(3)借助互联网、智能设备等信息技术,基于大数据实时预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引言
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美国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等重大事件持续升温,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愈发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增大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rade Policy Uncertai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nty,简称TPU,即一国贸易政策发生变化的可能性)风险(余淼杰和祝辉煌,2018)。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当出口目的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会选择推迟投资和出口,出口国外贸增长将出现疲软现象,并制约贸易规模的扩大(寇埻,2017)。因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往往会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出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国际贸易谈判和贸易政策形势风云变幻,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深,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明确不确定性的来源与影响,对降低不确定性水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另外,作为一种主观判断,贸易政策不确定的量化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应用研究发展较快,如何在此基础上系统度量TPU指数以更好服务于应用,在未来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目前,主要有基于新闻报道和上市公司财报的频数测量法与基于关税变化差值的关税差额量法两种方法。已有学者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介绍(余智,2019;龚联梅和钱学锋,2018;余淼杰和祝辉煌,2019 ),本文与以上研究的区别与创新点在于:第一,本文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逻辑顺序介绍研究起源;第二,本文重新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进行分类,提取、归纳两大类方法下的细分方法并进行了对比说明,以期使该领域的度量方法研究更加全面和明晰;第三,本文针对以上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为未来深入理解和应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提供借鉴。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研究起源:经济不确定性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在经济不确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早在David Ricardo时期(17721823年),经济学研究都以确定性为前提假设进行,但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在现实经济中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问题。经济不确定性完整的概念最早是由Knight在1921年于《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书中提出。Knight首先对风险(risk)与不确定(uncertainty)进行了区分,认为风险是“已知的未知数”,而不确定则是“未知的未知数”,即没有客观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由此将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分析中;英国经济学家Keynes也在1921年基于Knight的研究对不确定性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不确定性是宏观经济的核心,不确定预期对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三大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早期对于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是在局部均衡条件下进行,不确定性一方面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和“实物期权效应”两种渠道分别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抑制作用:预防储蓄理论表明,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对当前消费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不确定性上升时,人们会积累储蓄和减少消费;不可逆投资理论认为由于投资不可逆,所以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等待的实物期权价值,导致企业延迟投资(Caballero,1989);另一方面通过“OiHartmanAbel效应”对投资产生促进作用:OiHartmanAbel效应认为若资本的预期边际收益产品,是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价格的严格凸函数,那么在一个具有中风险和凸性调整成本的完全竞争模型中,不确定性增加会导致投资增加(Abel and Eberly,2012);对此,Bloom(2014)认为,不确定性是无法预知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波动性增加,事件发生的可预测性降低,因而可以用经济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来表示经济不确定性;但Jurado (2015)认为经济不确定性的来源并非由于经济的波动,而来源于经济的不可预测程度,并且大量经济指标不可预测部分的共同部分反映的才是整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到现在,经济不确定性仍是一个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学术界对经济不确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定义(屈文洲和崔峻培,2018)。
2.2经济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贸环境恶化,进一步促进了学者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研究(杨德云和邢梦昆,2019),同时为了更好地表示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变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构造和应用也逐渐展开(Handley,2014)。Handley(2014)通过取WTO成员国之间的最惠国关税和约束关税为关税上下限,并将关税之间差距转化为其比率的对数形式,然后利用半参数法,构造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此后,大量关于TPU的经验研究相继展开,从微观层面来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使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资源在区域内高度聚集,促进企业增加出口,并采用新技术创新产品来保持市场竞争力(佟家栋和李胜旗,2015),加速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孙林和周科选,2020),从而促使潜在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从宏观层面来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将促进贸易、经济增长与复苏(Carballo et al.,2018),促进外商投资(Shepotylo and Stuckatz,2017)。具体来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量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按其视角可分为两类:少数是直接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量的影响(Lakatos and Nilssion,2016),多数则是研究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贸易协定的签订所导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对贸易量的影响(余智,2019)。Handley and Limao (2017) 发现20002005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中有30%是由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中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造成的, 其作用相当于美国对中国的实际关税下降5个百分点。除了基于特定贸易协定冲击的研究视角,也有少数文献从一般视角出发,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视为一种贸易壁垒来研究其对贸易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便在实际适用关税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也会促进贸易量增长1.3%;另外,对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来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Osnago et al.,201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