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出口贸易附加值的影响【字数:12563】

2024-11-24 17:5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2.1研究目的 2
1.2.2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4
2.1文献综述 4
2.1.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产品贸易 4
2.1.2生产性服务业对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影响 4
2.1.3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5
2.1.4文献评述 5
2.2理论分析 6
第三章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9
3.1模型构建 9
3.2变量选取 9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2
4.1实证结果分析 12
4.2稳健型检验 13
4.2.1滞后变量 14
4.2.2更换样本 14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出口贸易附加值的影响
摘 要
近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生产性服务进口量逐年增多,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一方面可以弥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不足,为制造业优质低价的提供中间品和中间服务,促进附加值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产生对生产性服务进口的过度依赖,从而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附加值。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出口贸易附加值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本文的目的是衡量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否提高我国出口贸易附加值以及分析其中的影响路径,并选取了2005 年到2015 年我国与经合组织(OECD)34个成员国(2015年前加入)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和出口贸易附加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分工效应、溢出效应、贸易竞争效应等方面的作用,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附加值的提高,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出口贸易附加值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一是要发展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以降低对进口生产性服务提高我国制造业生产成本的现状,摆脱对于进口的过度依赖。其二,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服务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仍需大量进口,可以通过逐步削弱国外生产性服务的进入壁垒,降低企业进口生产性服务的成本。
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得以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从而实现了飞速发展,在2010年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几年来,在世界经济中,中国逐渐成为在发达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双环流”体系的枢纽,将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分工、贸易投资联系起来。根据传统贸易数据来看,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4186.6亿美元,自美国进口1229.0亿美元,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2957.7亿美元。然而,根据以出口贸易附加值衡量,中美贸易中的差额实际很小,在导致中美关系恶化的同时,我国实际获得的贸易利得很小。中国目前在全球价值链中正处于链长利薄的困境,面临着价值链中的的“链内底部锁定”以及“链段整体下移”的双重"低端锁定"风险(马丹等,2021)。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仍以参与组装加工环节为主,不仅增长缓慢,而且因为初级生产要素在发展中国家可替代性强,伴随着我国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上升,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减弱;在与发达国家中的竞争中,面临“低端锁定”,在全球疫情、贸易摩擦和经济下滑的压力下,高端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我国中低端制造业在价值链分工中只能获得更低的附加值。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的内部服务独立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兴产业, 这就使得生产性服务贸易也与产品贸易紧密相连。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能提升该国制造业的分工水平,促进制造业的效率的提高,提高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提高该国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但是,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可能因为起步较晚,从而发展滞后,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 (谭洪波、郑江淮, 2012),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2020年的数据表明,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增加值高达553977.00亿元,占比在54.53%左右,但是仍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为滞后,占比仅为2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不足以满足我国如此庞大而又飞速膨胀的制造业的实际需要,近些年来生产性服务进口量逐年增多,通过扩大对生产性服务的进口来弥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和不足,从而起到满足制造业需要,对于生产性服务进口对进一步提高出口贸易附加值等一系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图11中美贸易额(20002019)
Figure 11 Trade volum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000201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通过查阅与生产性服务贸易和出口贸易附加值相关的研究文献,梳理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而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已有文献和相关理论为基础,将从价值链、国际分工、交易成本、产业集聚等角度进行理论分析。进口国外先进知识密集型生产型服务业,弥补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不足,利用国外先进生产要素,促进我国价值链地位提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贸易附加值率。进而通过计量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否提升我国产品出口贸易附加值,以及具体的影响程度。
1.2.2研究意义
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将研究对象细分到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学者较少,不过,有关附加值的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本文的研究将生产性服务进口与贸易附加值相关联,是在相关研究上作出的一个补充。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