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国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字数:12693】

2024-11-24 17:5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引言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分工体系不断得到完善,而服务贸易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比起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更要在这次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中抓住发展机会,实现经济转型。随着GATS的签订并付诸实践,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形势迅猛。在19952019年期间,国际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1781亿美元增加至60656亿美元,增长了5.15倍,国际服务进口额由11952亿美元增加至57306亿美元4.79倍,国际服务贸易出口占国际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980年的1/7增加至2019年的5/13。可见,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竞争正在转向服务贸易领域,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景气的重要指标。
2001年我国成为WTO成员之一,对外开放事业迈向更广阔的平台,这极大地刺激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也面临挑战。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并于2020年在全球大爆发,暴露了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高度脆弱性,呈现出全球价值链区域化、制造业回流趋势。即便我国长期向好的基本经济趋势没有改变,但2015年GDP增长率开始降到7%以下,20162019年一直浮动在6%上下,2020年,虽为全球唯一增长经济体,增长率为2.3%,但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且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受到外界国际经济的影响,我国对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过7年的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增长率为28.8%。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加快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为促进服务贸易加速发展而做出全面部署。2020年,即使全球疫情情势严峻,我国依旧向世界兑现承诺,主办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要“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近十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约为10.3%,增长势头强劲。
服务业在吸纳劳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逐渐大于工业。服务业的就业数量快速上升,由2004年的22725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30.6%,上升到 2019年的 36721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47.4%,就业人员数量增加了13996万人,占比增加了16.8%。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就业在规模水平上呈同步上升趋势,并且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复苏、优化行业、贸易结构,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发力点,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吸收就业人数。
综上,当前我国重视服务贸易,且服务贸易增势可观,其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就业问题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及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对就业有无影响?在不同的行业中,这种影响有区别吗?影响的机制如何?为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带动服务业就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就业水平,所以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之后的结构安排如下:二、对目前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进行文献梳理;三、介绍本文的研究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并分别分析服务贸易进、出口影响就业的机制;四、通过图表形式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与服务业就业现状做出分析;五、构建理论模型、选取2004201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FGLS回归和分析实证结果;六、基于以上讨论,得出最终结论并从促进服务业就业角度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Castells和Aoyama (1994)指出生产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Brett Theodos和Robert Bednarzik(2006)研究美国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指出,整体而言,服务贸易促进就业增加。周申和廖伟兵(2006)利用19972004年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促进就业,且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大于工业贸易,也就是说,在促进就业方面,发展服务贸易比工业贸易更有效。罗知(2011)采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利用1998-2007年的省际分行业数据,发现贸易自由化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张志明(2014)利用20042011年服务业面板数据,分析结果得,服务进出口提高了服务业劳动力就业量。
以下学者进一步研究了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差异,结论还未得到统一。Nursel AydinerAvsar等(2010)利用19732001年的面板数据,得到出口对就业的正效应较低的结论。程大中(2000)通过对比中美的服务贸易出口与服务业就业的关系,得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9801996年的研究期间,美国的出口收入效应更大。赵成柏(2009)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整模型,利用1982—2006年的数据,结果显示,服务贸易进出口都增加就业量,但进口增加效果远不及出口,并认为这可能与研究期间我国服务贸易偏重于传统服务部门有关。范爱军和李菲菲(2011)同样采用协整分析,数据时间为19822010年,得到结论: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每增加10%,分别增加就业总量0.39%和0.69%,即进口的正向作用程度更大,这与赵成柏的结论相反,可能原因是协整分析易受样本容量因素等的影响而造成结果不一致。魏君英和张明如(2013)用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结论:服务进出口贸易都正向提高服务业就业,但进口的拉动作用更显著。张川川(2015)使用20002005年的微观数据指出:出口增长显著提高了服务业就业,进口没有发现显著的就业效应。李杨等(2015)使用20042012年的行业面板数据得到结论:中国服务出口对服务业就业影响不显著,而可贸易度高的进口对服务业就业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