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东盟十国2000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字数:17970】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 2
2.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2
2.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3
2.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4
2.5文献评述 5
第三章 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以及东盟实施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分析 6
3.1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6
3.2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 7
3.2.1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量 7
3.2.2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差额分析 9
3.3中国出口贸易分行业遭受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 12
3.4中国出口农产品遭受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 13
3.4.1技术性贸易壁垒总量分析 13
3.4.2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别分析 14
第四章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15
4.1模型设定 15
4.2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6
第五章 实证结果 17
5.1短期效应 17
5.2长期效应 19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0
6.1研究结论 20
6.2政策建议 21
6.2.1政府层面 21
6.2.2行业层面 21
6.2.3企业层面 22
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东盟十国2000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 要
技术性贸易壁垒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关注的重点,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我国一直以来关注并努力解决的问题。但从2000年开始,我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其中造成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盟设置了日益严苛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探究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对改善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分析我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以及东盟设置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的基础上,运用20002019年东盟十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统计,研究了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东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确会减少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但长期情况下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产生倒逼机制,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因此,我国应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共同合作,将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降到最小,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多边谈判的推进,农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在进行演化,传统的关税措施已逐渐被非关税措施取代,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农业的主要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隐蔽性强、歧视性强以及富有灵活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到农产品贸易中,已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相关文件,非关税措施的激增严重影响全球贸易的健康环境,而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措施中使用最多的手段。随着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数量的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势必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影响,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不同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既有研究得出的观点如下:短期内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抑制效应,当进口国为保护本国农业利益设置严苛的技术系贸易壁垒时,出口国农产品因达不到标准被限制进口,发生了贸易抑制效应;但长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倒逼机制会促使农产品生产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改进农产品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而扩大出口,同时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大了进口国消费者的信心,对农产品进口需求增大,农产品贸易条件相应改善(张小蒂和李晓钟,2004);也有学者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方向具有不确定性,由其引致的贸易抑制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的大小来决定(张映红和朱晶,2020)。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联合国数据库和中国WTO/TBTSPS的农产品出口额、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等面板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为例,研究东盟设置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期规避东盟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为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
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急剧增长,农产品贸易额不断扩大,双方农产品依赖程度加深。但2000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经常处于逆差状态,并且贸易逆差有扩大趋势。张峭(2005)认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总量快速增长,并有多样化发展趋势,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大,但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仇焕广等(2007)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区域发展的影响,其认为自贸区的建立会给双边农产品贸易带来经济福利的增长,促进我国蔬菜、花卉、小麦的出口,增加植物油、糖类产品的进口,并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带来差异化影响。姚金成等(2020)认为总体上来说,我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国家间分布不平衡,贸易市场相对集中,且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严重失衡,抗风险能力较弱。朱婷(2019)认为中国的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发现中国出口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较低,出口产品结构单一,说明中国和东盟的贸易结构存在不持续、不平衡的问题,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
2.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