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效率促进效应基于20102018年贸易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字数:12886】

2024-11-24 17:5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
1.1.1研究问题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内容 2
1.3研究创新与不足 3
1.3.1创新之处 3
1.3.2不足之处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4
2.1“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研究 4
2.1.1贸易效率测度 4
2.1.2倡议效果评估 5
2.2现有文献评述 5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7
3.1模型设定 7
3.1.1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7
3.1.2双重差分模型 7
3.1.3数据选取及来源 8
3.2先验性判断 8
3.2.1描述性统计 8
3.2.2相关性分析 9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1
4.1基准回归实证结果 11
4.2 DID估计有效性分析 13
4.2.1平行趋势检验 13
4.2.2安慰剂检验 13
4.3异质性分析 14
4.3.1区域异质性 14
4.3.2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异质性 15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附 录 20
致 谢 23
“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效率促进效应 ——基于20102018年贸易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
摘 要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掀起“逆全球化”浪潮,贸易保护主义渐趋抬头,多边投资准则正历经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式微。为寻求经济发展通路,共建开放共赢的多边治理体系,“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其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由此,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7国面板数据,从倡议政策效率提升效应角度,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出口额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与中双边贸易额的主要因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素,测算贸易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量化“一带一路”倡议对贸易效率的提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国家GDP、交通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距离会显著降低两国贸易额;人口以及加入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对贸易额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与非“一带一路”区域国家是异质的,并且倡议对贸易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不同地区也呈现异质性差异。
引言
1.1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问题
当前,全球化的进程正不断加速,世界各国贸易正向着全球价值链的方向纵深发展,形成复杂且联系紧密的国际贸易网络。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复杂,经济发展分化,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多边投资规则正经历重大革新,各国仍旧面临严峻发展问题。中国作为国际贸易链条中的重要要一环,无不例外面临发展新情境,诸如产能和外汇资产过剩;油气及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以及基础工业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一旦遭受外创,则损失惨重;此外,和中国边境接壤的国家或地区与中关系正处于最佳状态,与中合作意愿日趋增强【】。面对此等发展新情境,中国政府迫切需要构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新兴开放经济体制,强化“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以期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3年9月和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此后,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国家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自提出以来,包揽工程3000余个,其中不乏我们所熟知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喀喇昆仑山公路、中亚天然气管线项目。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20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项目工程额达1414.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11.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5.4%和58.4%【】。截至2020年11月,已有138个国家或地区以及31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总计201份共建性质合作文件。
1.1.2研究意义
但现实情况往往更为复杂,自上世纪80年代,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加深,但是不平等现象日渐加剧,经济全球化式微。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掀起“逆全球化”风潮,贸易保护主义渐趋抬头,多边投资准则正历经重大调整。中美贸易摩擦表明中国原有的全球化融入实践存在弊端,即中国在全球化分工价值链中往往扮演加工装配角色,没有主导权,属于“被整合者”。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中国迫切需要重构全球价值链体系以走出“被引领式的全球化”发展困局,主动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发展道路。“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此倡议兼重引进来与走出去,遵循共建共享共商原则。倡议的实施,有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以及沿线国家之间互惠互利,发挥贸易互补性,实现资源与资金的双向流动。倡议惠及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中国积极发挥本国基建优势,向外输送劳动与技术,以期完善当地交通运输及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提高沿线地区货物与服务运输效率。据统计,65个沿线国家和地区中,仅有10个跻身发达国家之列,不发达国家占比84.6%,这也在无形之中让小国得以联合起来,形成“抱团取暖”之势。“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贯连了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还串联了中西方国家,覆盖范围与影响意义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政策效果和具体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助于我国未来更有效率地制定倡议实施细则,有倾向性地照顾欠发达地区,兼顾公平与效率,更有效果地落实倡议,提高沿线国家贸易所得,促进该项举措良性持久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