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研究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字数:19015】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2.1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内涵 1
1.2.2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研究意义 2
1.2.3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研究内容 2
1.2.4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研究方法 3
1.2.5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4
1.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
1.4可行性分析 5
1.4.1研究课题的可行性 5
1.4.2研究对象的可行性 5
1.4.3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5
1.5研究的实用价值 5
1.6研究的理论意义 6
第二章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概况——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 8
2.1概念界定 8
2.1.1群众文化活动 8
2.1.2品牌建设 8
2.2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现状 9
2.2.1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9
2.2.2建立健全创新发展机制 9
2.2.3利用地域特点,结合本土文化 9
2.2.4加强品牌宣传,实现全民参与 10
2.3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渠道 10
2.3.1政府部门方面 10
2.3.2公共文化服务方面 10
2.4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 11
2.4.1调研目的 11
2.4.2研究对象与研究样本 11
2.4.3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11
2.4.4研究方法 11
2.4.5调查结果 11
第三章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问题分析 17
3.1创新性不足 17
3.2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17
3.3文化品牌特色不明显 18
3.4宣传力度有待提升 18
第四章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策略 19
4.1合理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制定品牌建设规划,健全发展机制 19
4.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力 19
4.3凸显品牌特色,彰显民俗风情 20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
5.1研究结论 21
5.2建议 21
参考文献 23
附 录 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25
致 谢 30
目录
图21 对三月三的了解程度 12
Figure 21 About the third of March 12
图22 对三月三的关注度 12
Figure 22 The attention on march 3rd 12
图23 三月三的组织方式 13
Figure 23 The way the third of March is organized 13
图24 三月三的传播渠道 14
Figure 24 On March 3rd 14
图25 对三月三的保护力度 14
Figure 25To protect March 3rd 14
图26 三月三的价值意义 15
Figure 26 The value of March 3 15
图27 对三月三的保护措施 15
Figure 27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March 3 15
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研究
——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
摘 要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且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充足。因此,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等需要开展一系列与群众有关的文化活动,建设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就需要以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为基础,打造和提升文化活动的品牌性,同时,也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而言,目前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仍存在创新性不足、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宣传力度有待提升等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加以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研究以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为例,通过调查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的建设情况,了解当前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现状,并由此分析出现阶段下,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引言
1.1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极大地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在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要想满足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必然要走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之路。同时,随着国家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精神生活水平,并且逐步加大建设力度,群众文化活动也成为了重点建设目标,希望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充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群众实现个性化发展。因此,通过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仅能够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来,满足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从各方面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升具有极大地积极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60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