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管理研究【字数:16783】
目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管理研究现状 2
1.2.1 资源化回收管理理论现状 2
1.2.1 资源化回收管理方法现状 3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研究方法 4
1.4 技术线路 5
第二章 模糊综合评价法 6
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特点 6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势 6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 6
第四章 南京市建筑废混凝土回收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7
4.1 南京市建筑废混凝土管理现状 7
4.2 南京市建筑废混凝土管理现存问题 8
4.3 南京建筑废混凝土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9
第五章 南京市建筑废混凝土回收管理研究 10
5.1 南京市建筑废混凝土回收管理因素分析 10
5.1.1 因素指标筛选的根据 10
5.1.2 因素指标筛选的过程 10
5.3.3 因素指标的划分 10
5.3.3 建筑废混凝土回收管理因素影响分析过程 11
5.2 回收管理因素影响总结 16
第六章 南京市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管理的建议 16
6.1 建筑废混凝土的组织管理建议 16
6.2 对建筑废混凝土的经济管理建议 17
6.3 对建筑废混凝土的施工环境管理建议 17
6.4 对建筑废混凝土的技术方法的建议 17
6.4.1 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的建议 17
6.4.2 完善建筑废混凝土的技术相关标准的建议 18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8
7.1 研究结论 18
7.2 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0
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管理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摘 要
建筑垃圾混凝土在建筑垃圾中占有很大比例。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混凝土的生产速度也在加快。大量废弃混凝土不仅会增加环境负担,而且会占用大量的处理资金。随着南京城市的不断扩张,大量的城市建设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混凝土。传统的建筑垃圾混凝土会露天堆放,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管理模式,对建筑垃圾混凝土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通过对南京市历年建筑垃圾混凝土产生量的研究,利用建筑垃圾产生系数估算了近年来新建建筑的建筑垃圾混凝土产生量。结合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对未来各种建筑生产活动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建筑垃圾混凝土的生产趋势进行了合理预测。建筑垃圾混凝土回收产业的合理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垃圾围城问题,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国内建筑垃圾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技术和政策实践,结合我国和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对南京市建筑垃圾混凝土再生产业、法制建设和政府政策进行了探讨。
引言
2 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管理研究现状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便早已开始有意的针对建筑废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瑞士、丹麦、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对建筑废混凝土的资源化回收管理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中国比邻而居的日本也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丹麦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再生利用几率到达了80%,其中建筑废混凝土的利用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而在20年前的日本,即2000年,其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则更是高达90%,其中建筑废混凝土的回收利用率更高。并且,这些国家在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都更加全面与完善。
至2010年,全国的建筑废混凝土的资源化回收率不足百分之四十,那时全国进行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生产的企业不足三十家,而其回收资源化的途径也很单一,其一为将各种建筑废混凝土中的钢材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部分取走,其二为将未混合的建筑废混凝土回收,将其粉碎作为石块使用。10多年来,围绕着建筑废混凝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等,我国的工程界及建材界专家、学者、环境科学界专家发表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章和专著,给了国家政府起到了启示性作用,为其产业政策的制定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产品研发做出了指导作用。
2.1 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管理理论现状
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公众对各方的期望,英国政府机关采取了制度、利益、协议等多种方式。21世纪初,英国政府颁布了以创新为核心、以创新为核心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方针,采矿、规划和其他相关建筑作业正在逐步向连续性转变。这项政策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生活条件为标准,以减少天然原材料释放的碳含量为目标,减少结构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进入建筑业能效升级计划。该指导方针还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目标:到2012年实现结构工程城建以填埋方式产生的建筑垃圾量降至2008年的1.5%;到2020年没有垃圾填埋场。近年来,英联邦在其废物政策中宣布了“零废物”的要求,这将是解决全球环境危害的一项突破性政策,也是建筑业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3]。英国在《场地废物管理计划》中强调,所有投资30万英镑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应改变对项目产生的废物就地填埋的方式,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4]。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建筑废混凝土简易回收并不能创造足够的利益动力,因此需要政策的指示与引导。西方学者给出了不少建议。举例一个从经济可行性的例子:ISSAM M SROUR 给了一个合理的管理建筑废混凝土的框架,并以黎巴嫩的巴鲁特市为例子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了试点评估的方法,发现在再生骨料市场当中,立法对禁止非法倾倒以及建筑废混凝土资源化回收市场的建立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其中,生产者应该收取进场费用以保证资源化设备的运行[5]。但是,随着外部因素的复杂化,人民开始更多的关注建筑废混凝土对整个项目层面成本节约的影响,即利润等净收益的多寡。在英国,ABUOYE A.OYENUGA 运用3R原则,其经济可行性分析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观察建筑废混凝土管理对其建筑业发展来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cgl/60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