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对土壤中芘形态的影响【字数:15134】
目录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 研究背景 1
2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概况 1
2.1 GRSP的发现及定义 1
2.2 土壤中GRSP的含量及分布的影响因素 2
3 GRSP的环境功能 2
4 PAHs的概况及生物有效性 2
4.1 PAHs的污染概况 2
4.2 PAHs的生物有效性的定义 3
4.3 评价PAHs生物有效性的方法 3
5 GRSP对PAHs等有机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3
6 总结 4
第二章 土壤中芘形态分类及分析方法 5
1 供试材料与仪器 5
1.1 试剂与仪器 5
1.2 供试土壤 5
2 实验方法 5
2.1 污染土壤的制备 5
2.2 超声连续分级方法 6
2.3 分析方法 7
3 结果分析 7
3.1 水溶态萃取剂的选择 7
3.2 结合态萃取剂的选择 8
3.3 超声时间的选择 8
4 讨论 10
4.1 萃取剂的选择 10
4.2 超声时间的选择 11
5 小结 11
第三章 不同种类和浓度GRSP对土壤中芘形态转化的影响 12
1 供试材料与仪器 12
1.1 试剂与仪器 12
1.2 供试土壤 12
1.3 供试GRSP 12
2 实验方法 13
3 结果分析 14
3.1 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GRSP对土壤中水溶态芘的含量的影响 14
3.2 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GRSP对土壤中潜在可利用态芘的含量的影响 15
3.3 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GRSP对土壤中结合态芘的含量的影响 15
3.4 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GRSP对土壤中芘的含量的影响 16
4 讨论 16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 5 小结 16
第四章 GRSP影响下,土壤中芘的形态变化过程 18
1 供试材料与仪器 18
1.1 试剂与仪器 18
1.2 供试土壤 18
1.3 供试GRSP 18
2 实验方法 18
3 结果分析 19
3.1 GRSP影响下,土壤中水溶态芘的形态变化过程 19
3.2 GRSP影响下,土壤中潜在可利用态芘的形态变化过程 20
3.3 GRSP影响下,土壤中潜在可利用态芘的形态变化过程 21
3.4 GRSP影响下,土壤中总芘的形态变化过程 22
4.4 小结 22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23
1 总结 23
2 创新点 23
3 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7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对土壤中芘形态的影响
摘 要
“万物土中生”。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形态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直接与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的转化和有效性相关,但目前利用PAHs总量进行风险评价往往会高估PAHs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深入地研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形态就已经成为了判断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风险的一个关键步骤。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有一种重要功能就是:它还极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存在于土壤中的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吸附以及其解吸的过程,阻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PAHs。
本篇毕业论文把芘作为PAHs的典型代表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把土壤中PAHs的赋存形态划分为三类,即水溶态、潜在可利用态及结合态。通过优化萃取剂的选择、超声时间及土水之比等参数,建立了连续超声萃取法提取三种形态PAHs(以pH=7的NaCl溶液作为水溶态芘的萃取剂,水:甲醇(1:1)作为潜在可利用态芘的萃取剂,二氯甲烷:正己烷(1:1)作为结合态芘的萃取剂;超声时间选择20 min。)。
(2)采用微宇宙的试验方法,外源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GRSP,探究其对土壤中芘赋存形态的影响。随着GRSP添加的浓度的增大,土壤样品中水溶态的芘含量增加。相比于不添加球囊霉素的土壤中水溶态芘的含量,本实验在向土壤中加入100 mg/kg EEGRSP和100 mg/kg TGRSP后,可以测得土壤中水溶态的芘含量对比不添加的分别升高了890.48%和3942.86%,并且TGRSP对于PAHs生物有效性的提高是高于EEGRSP的。
(3)采用微宇宙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以下问题:分别在添加GRSP以及不添加GRSP的不同情况下,各种形态的PAHs在土壤中的变化情况。结论:在培养的时间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土壤中水溶态、潜在可利用态以及结合态的芘的含量都在下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60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