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土壤营养条件对多环芳烃分布与消减的影响【字数:14403】

2024-11-24 17:5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 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的性质、来源与危害 1
1.1 多环芳烃的性质 1
1.2 多环芳烃的来源 1
2 我国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现状 2
3 多环芳烃的危害 2
3.1 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对植物的危害 2
3.2 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对人体的危害 3
4 影响多环芳烃分布与降解的因素 3
4.1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 3
4.2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转化 3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
1 材料与方法 1
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1
1.2 主要实验试剂 1
1.3 供试土壤来源及预处理 2
1.4 土壤培养方案设计 2
1.5 各指标测试方法 3
2 结果与分析 5
2.1 不同KNO3添加量对菲的去除效果 5
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菲去除的影响 7
2.3 不同氮源添加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9
2.4不同土壤水份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
2.5 相关性分析 17
3讨论 17
3.1 外加氮源对土壤中菲去除率的影响 17
3.2 水分条件对土壤中菲去除的影响 17
3.3 外加氮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8
3.4 土壤水分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8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19
1 结论 19
2 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土壤营养条件对多环芳烃分布与消减的影响
摘 要
多环芳烃是一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外来碳源大量输入到土壤中,会导致氮磷营养相对缺乏,制约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能力。本文以菲为PAHs代表,分别设置了0、10、100mg/kg的菲浓度,添加KNO3使土壤C/N比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达到5/1、10/1,调节水分使其保持20%含水率、淹水,进行土壤培养实验。选择测定脲酶、蔗糖酶、漆酶三种酶的活性,菲的残留量,对外来氮源于土壤多环芳烃降解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向土壤中添加氮元素会促进土壤中菲的去除。低污染浓度下菲去除的最适条件为C/N=5/1、20%含水率,去除率为83.57%。高污染浓度下菲去除的最适条件为C/N=10/1、20%含水率,去除率为67.66%。外加氮源会增加土壤脲酶活性,相关性为0.806**,低污染浓度下,20%含水率和5/1的C/N比使脲酶比对照组高出9.12个单位。淹水处理使土壤菲去除率下降,相关系数为0.50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60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