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广东药科大学院校介绍,开设专业,特色专业,广东药科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

2023-07-03 23:4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广东药科大学介绍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本科
1958创办| 公办| 医药类| 广东省| 本科| 广东| 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国内大学排名:655

广东药科大学王牌专业: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

一、广东药科大学介绍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1958年创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设有19个学院(部)、2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其中药物制剂、中药制药、药物分析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排名分别居全国第8、第9、第10,省内第1、第2、第1。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3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内科学等19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4万余人。
学校学科特色突出,以药学、中西医结合为龙头的大药学、大健康学科群优势明显。临床医学学科2017年率先跨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持续至今,化学、药理与毒理学于2020年、农业科学于2021年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并列第21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2018、2019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3、前5%。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包括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科研实力日益雄厚。建有“国家级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教育部糖脂代谢病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3个,建立了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为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437项。近年来,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国家专利优秀奖等;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项;参与研发81个新药产品与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1733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比90.8%(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比46.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44.8%,共有博士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其中拥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粤百杰培养工程人才、珠江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特支计划”系列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等163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以维护健康、呵护生命为己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药医及相关领域高素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4万多名毕业生,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三分之一。
学校先后与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4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合作,近年来承办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19年年会暨中俄国际医药科技创新与合作峰会、第25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等,主办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2019中国整合药学大会暨粤港澳健康产业发展(云浮)高峰会议、2020年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等,牵头成立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学术、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广东药科大学开设专业
材料类(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财务会计类(专):会计、
道路运输类(专):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电子商务类(本):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类(专):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类(本):电子信息工程
工商管理类(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类(专):市场营销、
公共管理类(本):健康服务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本):预防医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特色专业: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
护理学类(本):护理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类(本):应用化学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计算机类(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计算机类(专):计算机应用技术、
金融学类(本):保险学
经济学类(本):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
口腔医学类(本):口腔医学
临床医学类(本):临床医学
农业类(专):园艺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汽车制造类(专):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社会学类(本):社会工作
生物工程类(本):生物制药、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类(专):食品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类(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类(本):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类(专):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酿酒技术、
市场营销类(专):汽车营销与服务、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英语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物流管理
物流类(专):物流管理、
畜牧业类(专):宠物养护与驯导、饲料与动物营养、宠物临床诊疗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畜牧兽医、畜牧兽医、畜牧工程技术、动物医学
药学类(本):药学、药物制剂、海洋药学、药学类、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临床药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药学
医学技术类(本):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康复治疗学
中药学类(本):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中医学类(本):中医学
自动化类(专):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gkydx/dxyzy/44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