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院校介绍,开设专业,特色专业,暨南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

1906创办| 公办| 综合类| 中央统战部| 本科| 广东| 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国内大学排名:45
暨南大学王牌专业:工程力学、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临床医学、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
一、暨南大学介绍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签署共建暨南大学协议。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6个学院,有62个系,1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学校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我校7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中药学并列全国第五,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并列全国第八,基础医学列第十一,光学工程列第十四。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14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特聘、讲座、青年长江)21人,杰青、优青获得者33人,“珠江学者”36人,正高级职称601人,副高级职称839人,博士生导师623人,硕士生导师1270人。
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36222人,其中本科生25862人,研究生10360人,来自114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1745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令国人振奋。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83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11-2017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1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35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66个国家设立106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2732人,其中本科生1752人,研究生264人。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2.1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7.37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0.1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78.7万册。学校设有22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0所。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在新的世纪,全体暨南人将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暨南大学开设专业
材料类(本):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
财务会计类(专):会计、
财政学类(本):财政学、税收学
道路运输类(专):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电气类(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商务类(本):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类(专):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类(本):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法学类(本):法学、知识产权
工商管理类(本):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会计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文化产业管理、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专):市场营销、
工业工程类(本):工业工程
公共管理类(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特色专业:工程力学、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临床医学、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
护理学类(本):护理学
化工与制药类(本):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类(本):应用化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
计算机类(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
计算机类(专):计算机应用技术、
建筑类(本):建筑学、风景园林
金融学类(本):金融学、金融学
经济学类(本):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
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
口腔医学类(本):口腔医学
历史学类(本):历史学
力学类(本):工程力学
临床医学类(本):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旅游管理类(本):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美术学类(本):美术学、书法学
农业类(专):园艺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汽车制造类(专):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轻工类(本):包装工程
生物工程类(本):生物制药
生物技术类(专):食品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类(本):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类(本):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类(专):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酿酒技术、
市场营销类(专):汽车营销与服务、
数学类(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体育学类(本):体育教育
土木类(本):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翻译、商务英语、法语、日语、英语、西班牙语
物理学类(本):应用物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物流管理
物流类(专):物流管理、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戏剧影视导演、录音艺术
新闻传播学类(本):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
畜牧业类(专):宠物养护与驯导、饲料与动物营养、宠物临床诊疗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畜牧兽医、畜牧兽医、畜牧工程技术、动物医学、
药学类(本):药学
政治学类(本):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汉语言文学
中药学类(本):中药学
中医学类(本):中医学
自动化类(本):自动化
自动化类(专):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gkydx/dxyzy/43955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