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行政性失信惩戒的合法性分析及完善建议【字数:20586】

2024-11-24 15:3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概况 1
1.2.1国外研究概况 1
1.2.2国内研究概况 3
1.3应用前景 5
第二章 以惩戒合作备忘录文件为基础的类型化分析 6
2.1不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失信惩戒措施 6
2.1.1将失信信息作为决策参考类的惩戒措施 7
2.1.2据失信信息予以加强管理类的惩戒措施 7
2.2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失信惩戒措施 8
2.2.1资格限制类惩戒措施 8
2.2.2从严审核类惩戒措施 9
第三章 不同类型行政性失信惩戒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11
3.1对失信惩戒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11
3.1.1对不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失信惩戒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11
3.1.2对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失信惩戒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13
3.2对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文本整体的合法性分析 15
第四章 对行政性失信惩戒措施的完善建议 17
4.1加强社会信用立法完善 17
4.1.1加强社会信用立法的必要性 17
4.1.2在社会信用立法中应当重视的内容 17
4.2注重发挥行政法原则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作用 18
4.2.1合法性原则是失信惩戒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18
4.2.2失信惩戒应遵循比例原则、关联性原则、责任自负原则 18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行政性失信惩戒的合法性分析及完善建议
摘 要
自2002年起,失信惩戒机制伴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提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失信惩戒机制在社会治理中已经卓有成效。然而,伴随失信惩戒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有效性的另一面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尤其是在行政性失信惩戒领域。行政性失信惩戒由政府主导,注重追求措施的有效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却也因此在合法性问题上呈现出滥用和偏离的趋势,需要予以重视。
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高位阶法律对失信惩戒机制作出规定,其主要依据为部门间联合制定的失信惩戒合作备忘录,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失信惩戒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为备忘录)为蓝本,根据失信惩戒措施是否必然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造成影响,将失信惩戒措施划分为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和不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两大类。在该两大类的划分基础上,提取惩戒措施之间的共性,进一步进行类型化归纳,为失信惩戒措施的合法性分析奠定基础。两大类失信惩戒措施的合法性分析角度不同。对于不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失信惩戒措施,其合法性分析主要是从裁量性行政行为和羁束性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要求角度进行,而对于必然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失信惩戒措施,其合法性分析则是借助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典型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要求进行。除了对备忘录中失信惩戒措施进行合法性分析,还需关注的是常为学者们忽略的备忘录文本整体的合法性分析,在此方面,又因失信惩戒措施为备忘录自身所创设或备忘录仅起链接整合作用而有不同的合法性要求。对失信惩戒措施进行合法性分析,目的在于明晰其合法性要求,减少或避免对相对人权益造成不适当的减损。为促进失信惩戒机制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举措缺一不可。在理论上,社会信用立法是规制行政性失信惩戒措施的根本路径,然而,已有的问题不能被动待将来的立法解决。面对失信惩戒措施滥用导致的人权侵犯乱象,比例原则等行政法原则为人权保障提供了现实路径。
目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fxlw/faxue/60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