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字数:15276】

2024-11-24 15:3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价值和意义 3
1.4 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4
1.4.1 敏感个人信息范围界定 4
1.4.2 敏感个人信息的强化保护规则设计 4
第二章 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6
2.1 从敏感度角度分析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的必要性 6
2.2 从经济成本角度分析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的必要性 6
2.3 从欧美立法经验角度分析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的可行性 7
2.3.1 欧盟 7
2.3.2 美国 7
第三章 敏感个人信息的界定 9
3.1 敏感个人信息界分的模式选择 9
3.1.1 法律列举模式 9
3.1.2 动态认定模式 9
3.2我国敏感个人信息的立法表达与规则设计 10
第四章 敏感个人信息的强化保护规则 12
4.1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12
4.2 强化敏感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 12
4.3.1 全过程的告知同意规则 12
4.3.2 差异化的禁止处理规则和严格限定的例外情形 13
4.3.3 严格限定的例外情形 13
4.3.4 随时撤销规则 14
4.3.5 隐私风险评估规则 14
4.3.6 严格的责任惩戒规则 15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摘 要
敏感个人信息的引入,其背后的制度建构在于对个人信息的分类保护。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界限变得模糊,个人信息的范围不断扩大,对不同敏感度的信息予以不同程度的保护,建立不同机制的保护模式,意在平衡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利用。但由于度敏感性的判断具有主观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各国对敏感个人信息的界分标准和具体种类不尽相同。此外,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导致信息主体与信息处理者的法律地位在信息保护体系中严重不对等。传统的“告知——同意”机制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环境下遭受质疑,在此机制下展开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也面临挑战。我国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亟待建立。本文在分析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对敏感个人信息范围的界定采取静态列举和动态情景相结合的综合考量模式;针对当前面临的信息保护困境,在现有的告知同意机制下增设敏感个人信息的增强保护规则,从信息主体的赋权和信息处理者的责任等多方面构筑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fxlw/faxue/609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