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的环境侦测车设计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本设计的研究内容 1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
2.1系统结构设计 3
2.2系统工作原理 4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
3.1 STM32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6
3.2温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9
3.3超声波避障电路设计 11
3.4红外避障电路设计 12
3.5视频图像采集电路设计 13
3.6 WIFI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17
3.7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20
3.8电机电路设计 20
3.9舵机电路设计 21
3.10电源电路设计 22
4系统软件设计 24
4.1单片机软件设计 24
4.1.1运行主程序设计 24
4.1.2初始化子程序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5
4.1.3小车运行子程序 26
4.1.4温湿度设定和采集子程序 26
4.1.5视频图像采集子程序 27
4.1.6避障功能子程序设计 29
4.1.7舵机控制子程序 30
4.2移动控制端软件设计 30
4.2.1手机或电脑APP软件设计 30
4.2.2监控图像显示软件设计 31
4.2.3温湿度显示程序 32
4.2.4控制指令编码模块软件设计 32
4.2.5小车转向控制指令 33
5系统测试与分析 35
5.1环境侦测车系统测试 35
5.2测试结果分析 36
6总结与展望 38
6.1课题总结 38
6.2课题展望 38
参考文献 39
致 谢 41
附 录A 42
附 录B 46
1绪论
1.1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们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设计又出现了新的起点,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子设计爱好者们将对设计移动机器人的浪潮推向全世界。而我国对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起步相比与其他发达国家较晚许多,但是我国对它的研究进步非常之快,现在已经在工业、智能机器人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较优异的成果。
在当下世界上对于搭配移动智能机器人的无线网络研究普遍的分为两个极端,一种是高端的应用,一种是低端的射频控制。因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所以基于WIFI控制的智能设备也有了新的控制中心,即可以应用手机APP通过WIFI实现远程的数据通信,采用WIFI进行通信可以实现即时性的、大数据量的传输。现在国内外应用更多的是单点的通信上面,也就是点对点数据通信,WIFI控制与红外通信在通信方式上类似。蓝牙模式的通信则是更多的应用在较短距离点对点的通信上,相比于蓝牙、红外通信,WIFI通信具有较远距离的通信距离,其实在理论上来讲,只要两点之间都具有网络,那么理论上WIFI的控制距离是可以任意远的。
1.2本设计的研究内容
本设计为基于无线通信的环境侦测车,它是一种利用电脑或手机远程控制小车运动的无线WIFI视频小车设计,可具体划分为三个大部分。其一是通过STM32作为主控制器来控制电机驱动输出口,从而驱动小车直流电机的正和反转,以及控制舵机的正和反转,进一步达到控制环境侦测车的各类运动状况,以及驱动舵机的运动使得摄像头采集到目标的准确视频信息,这样就完成了最重要的环境侦测车电机设计部分;其二环境侦测小车上的搭载的摄像头将所拍摄到的视频图像信号通过WIFI信号的形式传送给电脑或手机上进行准确、实时的视频图像显示,这样就实现了信息传输部分; 其三是将电脑或手机遥控端产生的控制信号传给总控器STM32主控制器,STM32主控器将以PWM波驱动控制电机运作,这样就可以达到电脑或手机控制环境侦测车运动的部分。
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可分为三个部分: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硬件电路软件程序联调。
(1)硬件电路设计主要是系统的整个电路设计,包括STM32单片机系统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视频图像采集电路、WIFI无线传输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视频图像显示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2)软件程序设计是软件程序开发平台上编写出驱动程序可以驱动各个电路,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分成三大部分:一是设计编写STM32主控制器的系统主程序;二是编写STM32主控制器的各个子程序作为各电路驱动;三是设计电脑APP以及手机APP可以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端;
(3)完成系统电路的总体设计进行软件程序硬件电路联调。首先实现预定功能,之后可以键入新功能使整个系统设计更加完善。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系统结构设计
本设计的设计原理是通过WIFI来传输数据,将遥控端的控制信号通过WIFI传输给接收端,接收端口收到控制信号后,经过解析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动作。本设计的应用场景是在未知环境情况的场所,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监控,经过摄像头将当前环境实时数据传输回去,应用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如温度、湿度、气体含量等。整体电路设计有STM32单片机芯片、温湿度采集电路、视频图像采集电路、WIFI无线传输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视频图像显示电路、电机电路、舵机电路、电源电路设计等几部分。整体设计框图如图2.1所示,主要内容如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zxx/dzkxyjs/6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