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读后感读书心得3篇(二)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修身立志之道阐述地十分深切。其中有这么一句令我印象深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恬静便可以修养自身,俭朴便可以淳养品德。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大学》开篇就说“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道德经》也多次强调“静以修身”的作用,如“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清静天下正”等。《诫子书》中告诫我们的正是平心静气,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还记得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吗!他本可以入朝为官,享尽荣华富贵,可他毅然放弃仕途和官场生活,追求那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安逸;体验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享受那种“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自在……诚然,只有当一个人内心平和,安静时,才会知道自己最理想的是什么,才会从容的应对生活中的变故,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在守住了内心的宁静之后,勤俭节约,便是另一难能可贵的品质了。李商隐的《咏史》中有这么一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左传》中也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样的名句。毋庸置疑,勤俭之人,往往会有大的作为。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心慌”。他给皇后过生日,只用几个简单的小菜,还告诫众官员以后摆宴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清宣宗道光更是出了名的节俭,他的龙袍是宫内旧料所制,破了不扔,致使衣服上打满了补丁。他三令五申,宫中用款,岁不逾二十万。平时国宴家宴,也只准备几个家常菜。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楚人一炬,奢华的阿房宫也只能是一堆焦土。
禅家说:“心静如止水,则无烦恼与忧愁”。佛家宣扬“清心寡欲”,道家崇尚“清静无为”。哲人又说过:“节俭是人一生中食不完的的美筵”。沉下心来,守住自己的心,静待他日的破茧成蝶。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我们的人生奠定基础。我知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只是一句话,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诫子书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584】篇2
昨天我学了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它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同。我读完后深深体会到了中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这个令人入迷的文字就是——文言文。我小学的时候受文言文版的《三国》,《水浒》的影响,接触了一篇文言文——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更是世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夫君子之行,(读书笔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就是《诫子书》的原文。
这篇文章不长,甚至很短。但只要读懂它的人一定会说“英雄所见略同”,就一定会佩服这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作者诸葛亮。
诸葛亮就是想告诉我们学习得静下心来,不要浮躁,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才会有大作为。这篇文言文的中心句子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如果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就能达到远大目标。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保全性命于乱世,他不求为诸侯做事,放弃了功名利禄。在刘备三顾草庐后,助刘备与东吴联盟共抗曹操,后又辅助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生都在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诫子书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490】篇3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古文诸葛亮的《诫子书》,其中有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让我深有体会。
这是诸葛亮教导儿子该如何治学立身。其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到现在一直被人们传诵。
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不好好学习,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心不静,身子当然也不会静,心身静不下,学习就学不好,你心身不静,你学习上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的,这样你就不能实现你的远大理想。
总之,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你的志向和理想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你不好好学习,你的理想永远都实现不了。你只有好好学习,明确志向,才能实现理想。大学毕业那天,你就已经站在了山脚下。工作上,你继续努力就能翻越这座大山,并做得更好。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我的故事。一次,我在周末放假,妈妈说要星期五晚上就把作业全做完。我就想:放假有两天,等最后一天再做也不迟。到了第二天我赶呀赶呀,一直都没做完,一直赶到深夜才赶完。我真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
我一定要记住诸葛亮的说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好好学习,多多采纳别人的好建议,长大后做一个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uanju/duhougan/32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