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15篇(一)
读了这篇《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感受到了伟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
抗美援朝战争刚刚开始,毛岸英就报名参战了。1950年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出现在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致使毛岸英光荣殉职。毛泽东知道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后非常痛苦。毛主席想,活着不能相见,那就见见遗体吧。但是毛泽东最后还是尊重了朝鲜人民的意愿,在电文稿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有人说: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悲痛之一。毛泽东晚年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一定是非常悲痛,他身为国家主席,完全可以把孩子葬在中国。但是他想到了朝鲜人民的感情,于是忍痛割爱将毛岸英葬在了朝鲜。毛岸英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回到家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葬于异国的土地又怎么了?
如今,我想到毛岸英的烈士墓,就想起了毛泽东那宽广博大的伟人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398】篇2
读了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感受是,我们不能以为自己有地位、有钱,就破坏自然规律,战场要死人,每人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子女,毛主席为了不破坏自然定律,也忍心将儿子葬在了朝鲜,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高,有钱,破坏自己染定律。
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了,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一个抉择过程中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人情感,超人的胸怀,也表现出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还表现出毛泽东对儿子毛岸英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青山处处埋忠骨,毛泽东主席就是不因为自己地位高,自己有钱就破坏了自然定律,毛泽东主席就是想到了别的孩子们死后,家长都没见,就搞特殊话。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为大大,我们也要向毛泽东主席一样,不搞特殊化,不论地位和钱财,要看自然规律。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329】篇3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忠诚的一个题目。一看便想起一座山上种什么不行,竟然埋尸体,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埋的是为祖国光荣殉职的战士们的尸体,为祖国美好未来的发展殉职身亡的牺牲,才配得上忠骨。一开始没意思,但是后来越读越有趣。一读题目就有问题了,什么是忠骨?青山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里面写了什么?谁和谁的事?埋的是什么人的尸体?读了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毛主席在自己的的办公桌上看见了自己儿子牺牲了的电文稿时,顿时难受了起来,总理说自己的长子毛岸英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光荣殉职了。毛泽东很伤心,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有人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毛岸英),也是毛泽东最喜欢的孩子。
如果你是毛泽东你会怎么样是上毛岸英的尸体运回国还是在朝鲜?
我们要想毛岸英一样学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757】篇4
很小的时候,便从爷爷奶奶口中听说过毛泽东,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也记得爷爷奶奶提起毛泽东时眼中流露出的崇拜和怀念,我当时还觉得好笑,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毛泽东,感受了毛泽东真真切切的凡人情怀和不同凡响的伟人胸怀。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在中南海毛泽东卧室的写字台上,放着一封说了毛泽东的爱子在战争中光荣殉职,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只一只的吸着烟,要知道,自己最爱的人去世了,谁都会受到打击,哇哇大哭,甚至没有了理智,而毛泽东不一样,同样是悲伤,却不希望别人一起悲伤,秘书这时走来说:“彭老总来电,说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对,就应该运回国,毛岸英是主席的儿子,应该运回国厚葬,朝鲜就不同了,那边正在打仗,兵荒马乱的,顶多埋到土里,这怎么行?可毛泽东却和我想法不同,主席认为儿子已经死了,自己当然很悲痛,可是在朝鲜战场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读到这里,我深深感受到毛主席身上同时具有凡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在极度的悲伤时竞能想到别人的感受,是我们平常人所不及的。在主席签字的瞬间下意识的踌躇了一会儿,是啊,这字一签上,就意味着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这是多么残忍多么让人难以忍受多么那决定呀。
第二天早上,电文稿上写着一行让我热泪盈眶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是谁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们的毛主席,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句……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504】篇5
语文课文上有一篇文章,叫《青山处处埋忠骨》,我读了后有所感受。
这篇文章讲的是:毛泽东在中南海时,接到了彭德怀的一封电报,毛泽东的爱子,司令的好参谋,毛岸英光荣牺牲。毛泽东吃不下饭去,想起岸英与他一次次离开,都平平安安的回来了,而这次却再也回不来了。彭德怀又来电,说要把遗体运回国。而朝鲜首相又想把遗体葬在朝鲜。最后,毛主席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是我国伟大领袖之一,他为了革命,为了人类的解放,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亲人一一送上战场,他严格要求自己,待遇和老百姓一样,不会因为“我是主席!”而受特殊,把自己的儿子和烈士们一样,葬在(那里)牺牲的地方。他这种“大无畏”奉献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在抗日时,许多人把自己的子女后代送去当兵,他们为了国家,存在断子绝孙的危险,人是脆弱的,仅仅一个铁片就可以让她停止呼吸,但是他们当然知道,不过他们还是这样做了,因为国家永远比生命更重要。
现在也有不少父母送孩子去当兵,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也不能排除出现战争。他们为了报效祖国,也推出了自己的后代,要不然我们能生活在这国泰民安的大家庭之中吗?
让我们对所有为祖国奉献的人表示谢意,并学习他们吧。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265】篇6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个伟大的英雄,伟大的领袖心是坚强永不屈服的慈祥的.可是今天读的这篇文章时我又感觉到毛泽东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和我们一样有一颗爱心.
毛泽东的最后的亲人他的儿子毛岸英他为了朝鲜回归祖国妈妈的怀抱而壮烈牺牲,.毛泽东很想看看孩子的遗体但是他还是还着悲痛的心情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要是这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会把遗体搬回来虽然很艰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最早起源与岳飞,这句话是发给朝鲜电报上的签名,虽然我不懂诗的大意但是我觉得它像一阵凉飕飕的风从我耳边吹过让我感到无比的伤心`悲痛让我永远的忘不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440】篇7
在你心里,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可能大家会说:“是伟大的,是和蔼的……”但我却觉得毛主席是一位有着凡人情怀、伟人风采的领袖。
本周四,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的故事。当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同学们都埋下了头,泣不成声,就连一向坚强的张老师也哭了。
我们知道毛主席的心情,他作为一位国家领袖,虽让地位和身份与其他人不同,但是心和平常父母一样,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牺牲了,他一样悲痛,伤心,可他作为一个国家领袖,依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宽容地把岸英的葬在朝鲜,他知道岸英虽然重要,但国家、朝中人民的友谊更重要。
我明白了毛主席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伟人,因为他总是把国家、人民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家事放在最后,虽然他爱自己的儿子,这和普通父母的心都一样,但他的那种乐观、宽容的态度,不能不让我肃然起敬。
毛主席的精神值得永远我们学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375】篇8
毛主席是我们的伟大领袖,同时,又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当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因抗美援朝战争光荣牺牲时,毛主席以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内心的挣扎中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岸英葬身异国他乡!毛主席用最常人的情怀,表现力为人的胸怀。
读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我感到了毛主席——这位平凡的付清,他拥有不同于凡人的情怀。他的伟大在于他那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他的平凡是因为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眷恋自己的孩子。如果我是毛岸英,我一定会在天上对父亲说:“爸爸,您真是一位伟大的主席,我为父亲您而骄傲!”毛岸英从小就勤学好问,小时候用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叫它不开口的老师。这本字典他用了十几年,我们自己也许连买都不会去买。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呀!周全勤奋的毛岸英如毛泽东一样,热卖人民,勇敢坚强。我们祖国的花都要像毛岸英叔叔一样,应为玉碎,不为瓦全。做未来的中流砥柱!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437】篇9
有个富有智慧的长者,曾经领导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就是毛泽东主席。今天,读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后,我又看到了毛主席作为父亲的另一面。
毛泽东让彭德怀带着军队去抗美援朝,谁料想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牺牲。毛主席十分悲痛。他的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将儿子的遗体运回国,另一个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朝鲜。安葬在朝鲜是朝鲜人民的意愿。毛主席尊重了朝鲜人民的意愿,尽管他十分想见一见儿子的遗体。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光荣牺牲了,毛泽东应理所当然地把遗体运回来。可他答应了金日成的请求,把毛岸英安葬在朝鲜。他既然想见儿子的遗体,为什么不运回来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一下子表达了毛泽东此时的全部心情。是呀!处处都能埋下忠良的骨头,那就不需把遗体运回来了。
毛泽东主席失去儿子,他也像平常人那样伤心,那样难过。可他为什么不一下子哭出来呢?是要保持尊严?还是伤心过度哭不出来呢?
毛泽东,一位伟大的共产党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常人的情感,令我感到敬佩。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545】篇10
今天,王老师带我们学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然而,我的心情却无法平静,这篇文章给了我太多感受,以及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奔赴朝鲜,抗美援朝的故事。毛主席日夜盼望着儿子胜利归来。而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的牺牲了,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后,并没有马上告诉主席,因为当时主席正在感冒。知道1951年,毛主席才知道实情。不过,他却说道:“打仗总要死人的。”然而,当天晚上,毛主席的泪水就打湿了整个枕巾,还打下了一副字带: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换。从这不难看出毛主席有多么悲痛。
毛主席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啊!对于岸英同志的牺牲他该是有多么的伤心和难过啊!毛主席虽然没在众人面前伤心,但他却在床前默默流泪,这些举动都可以证明毛主席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啊!既然毛主席那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儿子上朝鲜战场呢?因为主席心中有一个坚定:光让别人的儿子上战场,不让自己的儿子去,那还算什么主席?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有战争,但这和平的生活是用毛岸英和那些无名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取的,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和美好光阴。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课给我的感受还不仅这些,但是,我希望,希望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毛岸英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应该有热爱家人的品质。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550】篇11
今天课上我们学习了第十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毛岸英申请去战场战斗,结果在开会的时候,美军的飞机从上空驶过,幸好他们及时跑出来。
高瑞欣和毛岸英发现还有军情机密在屋子里面没有拿出来,于是他们两个飞快的跑进去,把它拿了出来,就在这时,美军的燃烧弹对准了房子,顿时燃烧弹如火与一般从天空降下来,正中房子,毛岸英和高瑞欣也被燃烧弹烧死。就这样,主席的爱子就被活活烧死了。彭德怀司令员是泪流满面,毕竟他是主席的儿子嘛。彭总,当时也非常焦急,不知如何向主席交代,于是拟订了电报发给了周总理,周总理是怕毛主席伤心,隐藏了好久。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很心疼主席,因为他是主席,他有很大的权利,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但他还是选择了十分朴素的生活,他们一家人都是为了中国的崛起而牺牲的。毛主席有三个妻子,杨开慧就是岸英的妈妈,当时他们两个被关进了监狱。岸英是靠着关系,用了很多钱才被救出来的,杨开慧在不久之后也被枪毙。岸英被地下党员找回后,主席又把他送到了苏联去学习,在那里上了军校,回来又把他送到了农村,回来后就把他派到了朝鲜战场就在那次会议的时候就被烧死。岸英原本可以不用去战场,也可以搞特殊,但他却主动申请去战场。主席得知他牺牲后非常悲痛,但还是把他安葬在了朝鲜,看到这里,我流下了泪水…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523】篇12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我们学的一篇课文,我刚读的时候感到这好像不是一篇课文,而是一片“诗文”,我想你们读的时候也会有同感吧!因为这题目明明就是诗句嘛!可是真正读了全文才让我恍然大悟,让我知道了全文的中心扣住了这句诗,所以,题目才会这样写。想必大家都迫不及待想马上一目了然这篇课文吧!下面就让我带大家走进文中,细细的品味它!
在毛泽东五十七岁时,已经有了十个女儿,其中六个已经在战场上牺牲,毛泽东接到长子去世的电报很难过,可是别的同事的孩子也在战场上牺牲过,但他们只是简简单单地为自己的儿子办了葬礼,毛泽东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和别人不同,就把儿子葬在了朝鲜,毛泽东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但也不能在别人面前掉眼泪,自己到了晚上时,摆上了他和儿子的照片,并回忆起儿子和他一起的事,不仅掉下了眼泪。早上时,毛主席的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发现电子稿已经湿了,下面还写着一个醒目的大字,这让我们想到毛主席丧失长子,是多么的难过啊!
如果现实中的我们,也尝试到这样的滋味,他会和毛主席一样,也有的可能活不下去了,太难过了,但有些人仍向毛主席那样,坚信人总有死的一天,勇敢的活下去。
我想毛泽东主席一定很想再见儿子一眼吧,可是去也见不到了,他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可他仍然坚持的活下去。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379】篇13
毛主席是我们的伟大领袖,同时,又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当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因抗美援朝战争光荣牺牲时,毛主席以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内心的挣扎中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岸英葬身异国他乡!毛主席用最常人的情怀,表现力为人的胸怀。
读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我感到了毛主席——这位平凡的付清,他拥有不同于凡人的情怀。他的伟大在于他那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他的平凡是因为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眷恋自己的孩子。如果我是毛岸英,我一定会在天上对父亲说:“爸爸,您真是一位伟大的主席,我为父亲您而骄傲!”毛岸英从小就勤学好问,小时候用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叫它不开口的老师。这本字典他用了十几年,我们自己也许连买都不会去买。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呀!周全勤奋的毛岸英如毛泽东一样,热卖人民,勇敢坚强。我们祖国的花都要像毛岸英叔叔一样,应为玉碎,不为瓦全。做未来的中流砥柱!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669】篇14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我读完《青山处处埋忠骨》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最能触动我的一句话。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抗美援朝的朝鲜战争中,毛岸英死后,毛主席的悲痛,和选择毛岸英安葬地点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每个段落中,都可以体会出毛主席当时痛不欲生的心情。比如说,他整整一天都没有说话,只是一只接着一只的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纸巾等细节中,都可以体现出他当时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
没错!作为一个父亲,自己的儿子死了,固然是令人伤心的。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结局,他并没有把自己儿子运回到国内安葬。当时我是不解的,因为他的儿子——毛岸英奔向朝鲜的时候,他则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按照一个父亲的心情,自己儿子既然活着没能见面,那么在死的时候就见一见遗骨。这应该是每个父亲的想法,但毛主席不这么认为,他想:“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的志愿军安葬在朝鲜吗?”这就是主席与人不同的想法,虽然他在签字的时候犹豫了,但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而这,也是我们新中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从不搞特殊,与人平等。你想想看,他是国家领导人,整个国家都是他的,搞特殊他不是可以随便搞吗?可他没有,他为人民服务,并不在自己的需求。可能有人不知道,在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家庭还都是贫困的。你看,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做到这点?这就是新中国能强大的原因,这就是新中国最伟大的伟人。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重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读书心得【字数:757】篇15
很小的时候,便从爷爷奶奶口中听说过毛泽东,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我也记得爷爷奶奶提起毛泽东时眼中流露出的崇拜和怀念,我当时还觉得好笑,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毛泽东,感受了毛泽东真真切切的凡人情怀和不同凡响的伟人胸怀。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在中南海毛泽东卧室的写字台上,放着一封说了毛泽东的爱子在战争中光荣殉职,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只一只的吸着烟,要知道,自己最爱的人去世了,谁都会受到打击,哇哇大哭,甚至没有了理智,而毛泽东不一样,同样是悲伤,却不希望别人一起悲伤,秘书这时走来说:“彭老总来电,说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对,就应该运回国,毛岸英是主席的儿子,应该运回国厚葬,朝鲜就不同了,那边正在打仗,兵荒马乱的,顶多埋到土里,这怎么行?
可毛泽东却和我想法不同,主席认为儿子已经死了,自己当然很悲痛,可是在朝鲜战场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读到这里,我深深感受到毛主席身上同时具有凡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在极度的悲伤时竞能想到别人的感受,是我们平常人所不及的。在主席签字的瞬间下意识的踌躇了一会儿,是啊,这字一签上,就意味着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这是多么残忍多么让人难以忍受多么那决定呀。
第二天早上,电文稿上写着一行让我热泪盈眶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是谁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们的毛主席,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句……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uanju/duhougan/175013.html